阿城 2009-10-06 22:56
1980年9月,郭凤莲收到了一份意外的通知,这份来自昔阳县委组织部的通知中说:即日起你调离大寨村,工资定为行政24级,工龄从今天算起。郭凤莲哭了,哭了一顿之后说,“服从党的调动”。从此,她默默地离开了为之奋斗了近17年的大寨。
1980年11月,中共中央(83)号文件转发了山西省委《关于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经验教训的检查报告》。文件指出:历史已经证明,把先进典型的经验模式化、绝对化、永恒化的做法是错误的,有害的。
2008年10月7日,中国油画协会主席詹建俊率领20多位中国油画名家来到大寨,举行主题为“回望大寨——纪念改革开放30年周年”的采风活动。詹建俊为郭凤莲带来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一副珍藏了33年的速写作品。
郭凤莲说:“画得真好。”
詹建俊说:“那时候郭凤莲同志是风华正茂,是最美丽的领导。”
1964年,不满18岁的郭凤莲成为大寨铁姑娘队队长。在铁姑娘队的22名成员中,最小的只有14岁,最大的不过18岁。就是她们,在一场罕见的洪水冲毁了大寨的田地和房屋之后,和男人们一样用自己的肩膀扛起灾难。这些和男人们一样承受苦难和繁重劳动的少女们,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人们用“铁姑娘”来为她们命名。
郭凤莲回忆说:“参加了第一线的劳动,那就是奋不顾身地要干,就是一个字,干……而且当时想的社会主义就是这样,这就是建设社会主义。”
对这个年轻的姑娘来说,最快乐的时刻是在参加劳动的一年之后。那个秋天,郭凤莲看着在废墟上重建的新居和40万斤粮食,激动不已。她第一次感受到智慧和勤劳具有多么大的力量,并深深沉醉于艰苦创业带来的成就感。更令她惊讶的是,大寨这个普通农村的名字开始频频出现在报纸、电台和先进事迹报告会上。
1964年3月28日,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的陶鲁茄向毛泽东汇报大寨事迹。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穷山沟里出好文章。”
1964年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表扬了一个小小的村庄——大寨,他把大寨精神总结为8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这一切,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而郭凤莲也日益为人们所熟知。
1973年6月,26岁的郭凤莲成为大寨党支部书记,她走上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高峰。她满足地看着大寨成为一片精神圣地,各地的人们朝圣般地涌来。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笼罩在光环下的人都能意识到光环背后的阴影。
郭凤莲坚信作为一种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具有普遍意义。但是,那个时代所有被历史裹挟着往前走的人恐怕都来不及思考:大寨模式是否适用于从农村到城市,从教育、卫生、科学、文化甚至到国防建设的一切领域?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逻辑又是否符合逻辑呢?
当大寨这篇“文章”被人在“文革”政治舞台上越做越大的时候,它的示范意义也就越来越偏离中国农村的实际。
事实上,就连郭凤莲自己也没能把贫穷从身边赶走。
郭凤莲回忆说:“一年一口人分到的小麦是二斤半,这二斤半小麦在磨上还填不了磨盘眼儿。过年吃饺子,当时大寨人吃是玉米面饺子,当时非常困难,能吃得起玉米面饺子就不简单了。”
当辛勤的劳动并不能让人们收获富裕,甚至不能让人吃饱饭的时候,一些朴素的道理重新回到了人们心中。小岗村农民1978年冬天的冒险,在一年多后,变成了近三分之一中国农民的选择;又过了7个月,这个数字超过了五分之四。1982年的第一天,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1984年,99%的农民选择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农村焕发出重生般的活力。
大寨的道路成了过去时。
然而,郭凤莲和大寨的转身却显得格外艰难,历史惯性的旋律还在她们的脑海中盘旋。
郭凤莲被调离后第二年,大寨村才开始试行生产责任制,但是由于一部分党员群众的反对,1982年又走了回头路。直到1983年大寨村才下放了自留地,比起其他地方整整晚了两年的时间。
此时,大寨村没有了排成长队来参观学习的人群,只有寂寞的风吹过曾经火热的虎头山和梯田。郭凤莲这个名字,也从人们的视野中长久地消失了。
与此同时,大寨村换了4任支书。虽然日子要比六七十年代宽裕一些,但不论人们怎样努力,都无法再使自己勇立潮头。大寨人怀念光辉岁月中的郭凤莲,希望她能够重新带领大寨人走出新的精彩。
1991年11月15日,在群众的呼吁声中,离开了11年的郭凤莲被任命为大寨村第8任党支部书记,再次回来的她已经45岁,心里头憋着一股劲儿。刚回到大寨不久的郭凤莲读到了一篇报道——《东方风来满眼春》。在这篇改变了许多人思想和命运的著名文章中,郭凤莲被邓小平一系列精彩而深刻的话语所打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这些话宛若闪电,劈开了郭凤莲心头的阴影。她终于在新的时代寻找到新的历史逻辑。致富光荣,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无论是自力更生还是艰苦奋斗,此时都有了新的意义,郭凤莲开始带领大寨进行第二次创业。1992年春,郭凤莲和老劳模宋立英乘火车前往上海。在这个即将成为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中国经济领跑者的城市,郭凤莲了解着一切新鲜事物,包括卡拉OK和咖啡。
创业难,二次创业更难,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市场经济中二次创业难上加难。但曾经战天斗地的郭凤莲扛得起任何艰难。她走南闯北,卖煤炭,办水泥厂,请专家,学着经营,学着商业谈判,甚至学着陪笑脸求人,学着喝酒。
走过了一段五味杂陈的创业路,郭凤莲逐渐得心应手。她甚至学会了品牌的有效扩张,在三家与外地的合资企业中,光是“大寨品牌”这一无形资产就占有25%多的股份。
2007年,大寨村经济总收入1.2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600倍,距离1992年她在上海时的那个百万元梦想,大寨已经走得很远了。在郭凤莲的手上,大寨完成了从昔日“政治品牌”到今朝“经济品牌”的转身。
2009年1月18日获得“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