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元旦刚过,来自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一纸信函,让四平的农民和各级干部像吃了蜜糖,笑在脸上,甜在心里——四平被命名为“中国优质玉米之都”啦!
“中国优质玉米之都”的命名意味着什么?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信函中是这么说的:“希望四平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国玉米行业健康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重大贡献”。
无论“示范引领”,还是“带动发展”,都在昭示世人:这是一张中国玉米行业沉甸甸的“金色名片”!
“中国优质玉米之都”是怎样炼成的?“中国优质玉米之都”将给四平带来什么?
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黄金玉米带”
四平位于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生产优质玉米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温带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相对较长的平均日照时数、较高的平均气温;相对较多的平均降水量、较长的无霜期——生长季的光、热量、水分条件一一满足到位。
玉米是喜温作物,种子从播种到出苗的“哺育期”与温度息息相关;而成长期更是条件苛刻:抽穗开花必须温度适宜,籽粒灌浆成熟必须保持一定的积温。四平昼夜温差最适宜玉米生长发育和安全成熟。每年夏秋之季,亿万株玉米在这里欢呼雀跃,庆祝自己的幸运与高贵。
四平市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于大伟说:“判定玉米‘优质’与否,要看‘三高’——等级比例高,质量指标高,品质指标高。等级比例讲的是综合评价,质量指标和品质指标讲的是玉米的营养、加工、商业等方面的品质。”
四平玉米等级比例高,入库的一等玉米比率近90%。这个指标很简单,也好理解,质量指标和品质指标要复杂一些。质量指标包括容重、水分、不完善粒和色泽气味。近5年的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证明,四平玉米平均容重740克/升,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3克/升;平均水分27%,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4%(水分越低则质量越高);5年玉米一等率平均达到80.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1.9%,2013年一等率达到88.7%。
四平种植优质玉米占尽优势,产量也不含糊。偌大的松辽平原腹地,光是优质玉米播种面积就有77万公顷,年产量稳定在150亿斤以上,稳居全省第一或第二名。四平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粮食年产量已达160亿斤,优质玉米挑大梁,被国家列为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玉米出口基地。
弥足珍贵的后天条件——现代科技
区位优势、气候特征等,为四平优质玉米提供了先天优势;现代科技以及用其武装起来的现代农民,又让四平优质玉米保有后天条件,从而形成金质品牌。
“良种”集现代科技之大成,是实现玉米优质的核心。“种子出问题,哭都来不及”。四平双管齐下,第一步,把大量复杂技术凝聚到种子里,使之抗虫、抗病、抗旱、抗倒伏,并且控高度,优质高产。第二步,工商、质监等部门严管种子市场,地毯式排查种子生产企业、经营业户,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抓源头、管市场,四平良种覆盖率达100%。
坐落于四平域内的吉林省农科院,是全国著名的农业科研机构,拥有800余人的庞大专家队伍、600多公顷的实验基地,每年的科研经费达上亿元,年推广科研项目130多项。仅以玉米来说,就设有国家科技部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玉米改良中心、玉米工程实验室等。四平“近水楼台先得月”,依托省农科院的科技人才优势,培育、研发出大量优良玉米种子。目前,四平已经成为东北最大的种子加工基地和销售集散地,“四平种子”成为大品牌。
四平自身也拥有技术力量雄厚的农业科研机构,有完备的科技推广体系。全市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有127个,农业技术人员达1324人,其中,高级职称196人。目前,全市73个乡镇均有种子站、农技推广站,各县(市)均建有农技推广、土肥、种子等专业机构。现代科技覆盖下的四平,种植优质玉米犹如一汽生产奥迪A6。
梨树县有一个“教授工作站”,是当地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创建的科技平台。每年有30位硕士生、博士生和30位教授不定期来这里,带来国家项目、前沿技术,就地应用、转化,辐射周边县(市)。还吸引了国内顶级科研单位,包括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的专家,齐聚黑土地传经送宝,形成“专家农业”模式。
四平还有一支十分了得的职业化农民队伍,其专业化种地水平扬名海外,代表人物是郝双。
2011年,国家指定吉林省承担援助朝鲜玉米种植任务。省里确定由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带队。王贵满没的说,正宗的“推广研究员”,教授级,曾担任首届国家测土配方专家组成员。问题是他提议由郝双——一个纯农民,当他的助手,引起质疑。要知道,他们是以中国高级专家的身份援朝的,郝双行吗?王贵满一笑,说:“郝双可不是一般人物,人家是职业化农民、实用型专家。不信你们找他唠一唠,5分钟就行。”
郝双来了,谈起种玉米,61岁的老头两眼放光,满嘴蹦新词儿,化控、微量元素补充;更要紧的是,身为双亮合作社理事长,全省的玉米单产状元、榜眼,都在其麾下。这一下,大家全服了。领导给出了高度评价。
其实,郝双还有个绝活:2010年,一些专家到双亮合作社搞实验,只一个专题:防治地老虎。听名就知道,这种虫子十分厉害,专从玉米、高粱根部下口,一咬两截,号称截虫。专家们日夜观察,发现截虫成群地上来了,赶紧安排打药。啥时候打?当然是白天打。但郝双说,慢,不能白天打。为什么?郝双说,截虫白天藏在土里睡觉,夜间才出来活动,白天打药不伤截虫伤庄稼。专家们将信将疑,说那就今晚打吧。郝双又说,今晚儿也不能打,得明晚儿打。这又为什么?郝双说,明天晚间是截虫的孵化期,一打一个准儿!果然,夜里一遍药打上去,截虫全军覆没。
知己知彼如斯,郝双堪称“神农”。这样的人去援谁,就是谁的幸运。果不其然,郝双援朝一年,让对方的玉米单产翻了一番。
黑土地的农民头脑灵活,善于机变,一旦与现代科技结合,便如虎添翼。到梨树县双亮植保合作社经营的485公顷玉米地看看,那里堪称土洋混血实验田:测土配方、秸秆还田、宽窄行轮作密植,又加上“祖传秘方”——增施有机肥,1公顷足足用了20吨。今秋一测产,平均亩产861公斤。2013年东北地区玉米王挑战赛,冠亚军都是这儿的:亩产958公斤和941公斤。奖品是一台客货两用车和45袋化肥,够实惠。
不可或缺的助力者——党委政府服务
生产优质玉米,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助力者,就是党委、政府尽心尽力的服务。
党委、政府搞服务,也有规律可循。四平采取“倒逼”模式,农民喜欢什么样的服务就必须把什么服务搞到位,什么方式效果好就一定采用什么方式。
高产示范区把各种先进技术集成配套,让农民实地观摩,一看就会、一用就灵、一推就开。2013年全市新建高产示范片区100个,像光波星星点点,遍洒乡村,农民不出远门就能看着学着,小面积的“专家产量”很快变成了大面积的“农民产量”。
指导农民实施玉米保护性耕作,不是泛泛宣讲,也是打出样来。双辽搞的玉米免耕播种,机具进地一次就可完成施肥、播种、覆土等作业,省种、省肥、省工、省力,农民认可;土壤结构改善,土质松软,地力增强,每公顷增产2000斤左右,质量上乘,农民信服。玉米免耕播种由此得以大面积推广。
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以往都是“自下而上”,情况汇报上来了,再研究部署;现在是“自上而下”,提前介入,农情判断在前,指导紧随其后。2013年,二代粘虫发作之前,四平市委主管农业的领导攥着70个乡镇党委书记的电话号码,抽查了其中4个,双辽有两位乡镇书记说得含糊,立刻被要求到地头查看。3个小时后,反馈回来,已发现粘虫!这是最早的“敌情”。很快,一道道灭虫指令下发到全市,多数乡镇都是全体总动员,到草棵里寻幼虫、找虫卵。先下手为强,与往年相比,2013年的虫害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现代科技、现代农民是优质玉米的孵化器,但现代科技不可能自动跑到农民头脑里,武装农民的使命,历史地落到党委、政府身上——这是更高一层的服务。四平以行带训,不断探索现代化耕作方式,采用宽窄行、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测土配方施肥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将科技元素融入其中,并配以赤眼防蚬、农田灭鼠、科学储粮仓等新技术的推广,使各个年龄段的农民换思想、改意识,放眼光、破传统,为生产优质玉米提供了坚实保障。
价值连城的接力棒——企业深加工
四平成为“中国优质玉米之都”,直接受惠的是农民。“喜鹊登枝”让四平玉米身价立增,每斤平均提高2分钱。“别小看这2分钱,2013年四平玉米产量是150亿斤,除去农民自留的口粮,商品粮大概在120亿斤左右,一斤多卖2分钱就是2.4亿元,揣进了农民腰包,这是多大的实惠啊”!四平市粮食局局长寇春生兴奋地说。
记者在一个个农家小院看到,悬天接地的“苞米楼子”里,“挤”满了肥硕的玉米棒;一车车运往粮库的车上,满载着金黄的玉米。村头街尾的农民,谈论的话题也多与“优质玉米”有关。“我刚卖完苞米,一斤多卖2分钱,比往年多挣了好几百呢!”“你别显摆了,我家也一样啊!”老哥俩笑着走远了。
黄澄澄的苞米粒、厚实实的卖粮款,并不是优质玉米的终结者。由于四平玉米质量优、品质好,吸引了国内知名大企业来此投资搞深加工,形成玉米产业链,为四平经济添薪加油。
四平市现有玉米贸易加工企业665家,玉米深加工规模以上企业10家,每年就地转化玉米360万吨。从初加工饲料、玉米速冻食品、玉米杂粮,到中度开发的变性淀粉、酒精、果葡萄糖、麦芽糖浆、麦芽糊精,已全部实现产业化、市场化;高端深度开发的乳酸、聚乳酸、功能塑料等,也正在引进和实验中,即将实现市场化。下一步将依托技术创新,向“糖”、“酸”和“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方向推进。年产6000吨木糖及1000吨阿拉伯糖项目,总投资5亿元,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2.5亿元,利税1.4亿元。总投资1.3亿元的20万吨玉米综合加工项目,年产玉米饲料、面包粉、水饺粉等20万吨,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8.2亿元,利税1.9亿元。2*12MW秸秆发电项目,利用秸秆发电,实现了秸秆的综合利用,秸秆焚烧后的余热上网供热,灰渣属于草木灰钾肥,直接供农户使用。
四平作为吉林省重要的优质玉米生产基地,坚持工业化思维,延伸玉米产业链条,把深加工确定为发展方向。以黄龙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新天龙酒业、天成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等为龙头,开发玉米深加工产品。通过实施产业化经营,建立企业联农户带基地的生产模式,全力打造龙型经济产业链。
四平市粮食局局长寇春生说:“四平获得‘中国优质玉米之都’称号后,我们已着手研究下一步工作,主要是在玉米食品上做文章。四平有优质玉米,还有强大的食品加工类企业,适合走转化、深加工的道路。我们要形成集群式发展的态势,最后让玉米食品成为全球的品牌,使四平成为玉米食品贸易的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