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豆需求快速增长,国际粮商纷纷以绿地投资、外资并购等方式加快了对我国大豆加工业的投资步伐。但学界对外资进入我国大豆行业却多数抱有疑义,大豆产业已被形容成为“外资入侵的恶果”和“盲目开放的教训”。“目前大豆产业正陷入被外资"全面掌控"的境地,外资基本完成了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在控制了中国大豆60%的实际加工能力后,国际粮商同时控制了中国大豆的进口,ADM、邦基、嘉吉和路易·达孚4大粮商已经控制了中国80%的进口大豆货源。”海关总署更是于2008年11月预警:“外资企业在我国粮食领域的控制力正在加强,企图垄断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的市场”。
我国由大豆净出口国转变为大豆净进口国,以及外资掌控大豆加工业已是最明显的事实, 也是当前争论的焦点。本文试图从国际贸易理论出发厘清当前大豆产业贸易格局的成因,并客观阐述其对我国粮食产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近年来我国大豆贸易情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油脂需求增长的拉动,大豆进口持续攀升。1996年我国首次成为大豆的净进口国, 2000年进口1041.9万吨,到2009 年进口量更达到4255万吨,十多年时间大豆进口量激增近40倍,进口量占到全球大豆贸易量的45%以上, 而出口量则不到1%。
与此对应的,我国大豆的自给率持续下降,从2000年的60%降到2009年的26%。
然而,大豆产业发生的另一变化却往往容易被忽视,即在大豆产量停滞不前的情况下,我国大豆压榨能力大幅提高,2009-2010年度已达4450万吨,超越巴西和阿根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大豆压榨国。
二、当前国际大豆贸易格局的成因
成本是衡量一国或地区某一特定产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的核心标准,我国成为大豆净进口国的重要原因是国产大豆价格高于进口大豆价格,目前每吨国产大豆平均高于进口大豆价格150-200元。而稀缺的耕地资源、相对落后的研发能力以及高昂的流通费用则是国产大豆价格相对高昂的成因。
1.稀缺的耕地资源束缚了大豆种植产业发展
大豆是典型的土地密集型产品,我国的土地资源禀赋是大豆种植产业最大的约束。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统计年鉴显示, 我国可耕地面积为1.37亿公顷, 人均仅有0.11公顷,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仅为美国的1/6、阿根廷的1/8、巴西的1/3,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耕地总量和人均量仍将持续减少。比较优势理论告诉我们,一国在某一特定产业内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稀缺必然导致该产业产品价格的相对昂贵。我国人均耕地资源的稀缺是国产大豆价格高于进口大豆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人均耕地资源的稀缺导致了大豆生产方式的小农经济格局:农户种植规模较小,户均仅有1-3亩。与此相反,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都采用大规模的农场机械化生产方式,其生产规模远远超过我国。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的大豆生产成本更为低廉。
2.薄弱的研发能力辜负了“历史”与“偶然”
保罗·克鲁格曼认为贸易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历史”和“偶然”埋下了区域分工的种子,而规模递增收益则不断强化着既定的贸易格局。我国在大豆产业并非没有先占优势,我国曾经一度是大豆产业的全球霸主,“历史”和“偶然”赋予了我们宝贵的野生大豆资源,但生物育种等研发能力的薄弱阻碍了大豆产业的技术进步,使我国逐步丧失了大豆种植产业发展优势。
二战后,美国由于国内食用油缺乏,开始大规模种植大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将转基因技术应用到大豆育种,删除了不良性状,大大增强了抗虫害能力,大幅提高了单产。阿根廷大豆产业的发展除了得益于其适于大豆作物生长的土地资源外,更为重要的是1990 年以后阿根廷迅速采用免耕法栽培技术种植转基因大豆,使得平均成本至少降低了20%。
相对于进口转基因大豆而言,我国传统大豆主要表现为两大劣势:一是我国大豆单产较低,2005-2006年度大豆单位面积产量为1.70吨/公顷,仅为美国的58.4%,为世界平均单产的72%;二是我国大豆出油率低, 为16%-17%, 转基因大豆的出油率则可达到19%-20%, 两者差2-3个百分点④。较低的单位面积产量意味着较高的单位生产成本,而低出油率则意味着高压榨成本,此外再加上高昂的流通费用,我国大豆种植产业便逐步丧失了竞争力。
三、我国从当前大豆贸易格局中显著获益
目前,我国大豆主要用途是满足油料需求,用于食用油脂加工,并不涉及口粮需求。因此,相对于稻谷、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而言,大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相对较低,对于这一产业我们应按照市场原则配置资源,根据资源禀赋优势发展自由贸易,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在大豆产业国际贸易加工格局形成过程中,我国获得了显著效益:节约土地资源,满足油脂需求,促进技术进步,形成油脂加工中心。
1.节约土地资源
在总耕地面积有限的约束条件下,通过进口大豆却可以做到既增加供给又节约珍贵的土地资源。以2009年为例, 我国进口大豆4255万吨, 以我国当年的大豆单产每公顷1.62吨来计算, 我们需要增加2626.5万公顷耕地,而2009年大豆耕种面积只有1195万公顷。
此外,我国4种土地密集型的粮食产品中,大豆种植业更为“耗费”土地资源,更具比较劣势。据统计,我国一公顷耕地的单产,水稻是6.26吨,玉米是5.29吨,小麦是4.28吨,而大豆仅为1.70吨。由于大豆相对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等高产粮食品种的单位面积产量低,尤其是与同为饲料原料,具有一定替代性的玉米相比单产更低,仅为玉米单产的1/3,因而其发展受耕地制约更为显著。出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考虑,通过进口大豆“解放”出稀缺的土地资源来生产更为重要的玉米、稻谷、小麦显然是明智之举。
2.满足油脂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植物油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进城,持续推动植物油需求增长。1990年城镇人均每年消费6.4千克植物油,2009则是人均消费9.67千克,增长了50%。4大跨国粮商进入我国油脂加工产业大大增加了油脂供给,使我国公众以低廉的价格获得优质的植物油成为现实。
3.促进技术进步
开放大豆市场在保障食用油需求的同时,更加促进了国内食用油生产工艺的进步,提高了国内食用油消费的档次,告别了劣质“洋油”“土油”时代。目前,在大豆加工工艺等很多技术领域上,我国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尤其是在“黄曲霉素去除技术”上的成就,提高了食用安全程度。此外,跨国粮商先进的管理物流模式(如信用证方式)具有良好的外溢效应,加速了我国大豆产业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
4.形成油脂加工中心
由于旺盛的油脂需求和低廉的企业建设成本、人工成本,我国涌现出一批大型油料加工企业。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1家日处理油料为6000吨的大型油厂,其中5家在中国, 即江苏张家港东海粮油( 12500吨/日)、广西防城港大海油脂(7500吨/日)、河北秦皇岛金海油脂( 7000吨/日)、连云港益海油脂( 6000吨/日) 和河北三河汇福粮油( 6000 吨/日)。
2000-2008年期间,中国大豆的日加工能力增长了4.3倍⑦。截至2008年底,我国大豆日压榨能力超过500吨的加工厂有150家,日压榨能力为26.3万吨,年加工大豆能力超过7900万吨,加上日压榨能力500吨以下的加工厂,年加工大豆能力超过8700万吨。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油料加工能力最大的国家。
四、结论
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为各国参与大豆产业国际分工提供了机遇及路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对各国的资源禀赋优势进行了整合配置, 促进了全球大豆产业贸易加工格局的形成。
我国大豆进口量激增和外资加速整合大豆加工业的现象, 正是我国在自身要素资源约束下发挥比较优势自发地适应国际大豆产业分工的体现。由于我国在大豆生产方面具有人均耕地资源稀缺、研发能力薄弱、流通成本高等比较劣势, 大豆产业开放后中国从大豆净出口国转变为大豆净进口国。同时,我国廉价的工厂建设成本、劳动力成本使得我国沿海地区在大豆加工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吸引跨国粮商纷纷在沿海布局油脂加工业,使得全球大豆加工中心逐步向我国转移。
此外,当前在讨论大豆产业问题时, 多数学者对国产大豆遭受冲击后豆农福利的损害存在忧虑。事实上,过于关注局部和短期利益往往会导致“一叶障目”,从而忽视整体利益和长期影响。豆农和耕地从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大豆种植产业中转移出来,去从事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作物或是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为重要的玉米、稻谷、小麦等作物,从长期来看全社会福利得以提高,属于帕累托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