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最新公告
供求信息
供应 西瓜套种栽培(6)油-瓜-稻间套作栽培技术
常年- / 联系人: 电 话: |
一、优点
此模式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及华南等双季稻产区运用较多。是根据油菜-西瓜-晚稻三作物间套作互相促进及轮作防病的原理,结合当地实际栽培水平,广泛推广的一种新间套作栽培技术。其方式是上年油菜播种时,按要求预留西瓜行,当年早春将提前育好的西瓜苗移栽到预留行内,待西瓜收获后再整地播种晚稻。这一模式有以下优点:
①提高了对热量、光照的利用率,充分利用了不同土壤层次的肥力。增加了农田经济效益。油菜在早春为西瓜挡风御寒,促进了西瓜幼苗前期的生长发育;作为预留行的瓜畦部分为油菜边行优势的发挥,提供通风透光条件,增加了产量。油菜收获后,高温、强日照天气,利于西瓜生长发育。后季栽插晚稻,温度由高到低,日照由长到短。这样昼夜温差大,利于晚稻光合物质的积累和贮藏,促进了晚稻的丰收。因此,这一模式是对气候条件和土地的科学利用和巧妙搭配,具有较大的增产增收潜力。
②利于土壤结构的改良,提高了土壤肥力。油菜-西瓜-晚稻种植模式由于连续耕作,水旱交替,使农田疏松层加厚,通气性好,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和养分转化,提高了土壤的有效养分。据测定,在同类栽培条件下,这一模式较油菜水稻、大麦-水稻、春稻-晚稻栽培模式,有机质含量、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③油-瓜-稻栽培模式,实行水旱轮作,造成不利于病虫害、杂草生长发育的环境,减少了劳动投入。如前期油-瓜为旱地,抑制了稻田杂草的早期萌发,后期为水田,利于对枯萎病等病菌的杀灭,可缩短西瓜轮作年限。耕作次数的增加,造成农田杂草和病虫害寄主的减少,故有明显抑制病虫害发生作用。
二、油-瓜-稻栽培的主要技术
这一模式属跨年度、跨作物种类、跨耕作制度的栽培。茬衔接较紧,技术要求较为严格。
1、土地和品种的选择
油-瓜-稻间套作适宜选择排灌方便的冲积土或沙壤土的水稻田。以早熟高产的作物品种为好,油菜宜选择抗病、抗倒伏品种,西瓜应选用耐湿抗病品种,水稻以耐肥耐低温的籼型或粒粳型品种最适宜。
2、及时整地,适时播种
准备套种的土地在晚稻勾头散籽时将水排干,收获后立即耕翻,晒坯耙碎,宽畦种植4~5米为一播种带,其中3,5米左右播种油菜,两侧各留0.75米,制作成龟背畦,南北行向作厢;窄畦种植预留播种西瓜的瓜畦部分宽1米,留下80~90厘米播种油菜。各茬作物播种期,应立足油菜在西瓜伸蔓前成熟,西瓜在7月中旬腾茬,保证晚稻在"秋寒"到来之前齐穗。一般要求油菜在头年10月下旬播种,西瓜在3月中下旬营养体育苗播种,杂交晚稻在6月底以前播种,采用两段方式育秧。
3、合理施肥,科学防病治虫
整地时亩施农家肥1000~1500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硫酸钾5~8千克作底肥。油菜施提苗肥、基肥各一次,亩施尿素2.5千克、5千克。整理瓜沟时亩施土杂肥1500~20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膨瓜期亩施腐熟饼肥50千克,在距瓜根部30厘米处开沟或挖穴深施。油——瓜——稻栽培模式生长周期长,作物易受病虫危害,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抓好化学防治,注重防治蚜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以及西瓜病毒病、水稻白枯病等病虫害。
三、油菜、西瓜共生期管理技术
油菜及时摘除生长点,防止过多无效花。为了防止油菜后期倒伏压伤瓜苗,西瓜播种前要打桩牵绳拉好油菜。终花后28~30天,全田70%~80%的角果现黄,种子显现固有颜色时即行收获。西瓜2片真叶时移栽,铺好地膜。为了防止油菜贪青晚熟与西瓜共生期过长,西瓜底肥、苗肥离油菜要稍远一点。油菜收获后及时翻耕整平,并进行瓜蔓整理工作。
四、晚稻栽培技术
收瓜后,每亩深施碳铵40千克,一犁多耙,整田栽稻。稻苗在7.5~8.2叶(生理苗龄28~32天)移栽,坚持浅插、原兜移栽(或行抛秧技术),插正插匀。
孕穗肥每亩施尿素4千克、氯化钾5千克。始穗时每亩补施尿素2千克。移苗期晒田,插后11~12天,当面苗数达22~23万时排水晒田,晒至脚踩有痕而不深陷为度。盛叶期浅灌,水层不超过3.3厘米。灌浆期保湿,齐穗后干干湿湿,直到收获前5~6天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