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产品分类
最近来访
新闻动态
铁矿老板挖出了“软黄金”
2009年7月15日 辽宁省本溪县碱厂镇
本溪县每年5月到11月进入山林放牧期,这里的山羊个个膘肥体壮。它们可不是普通的山羊,它们的身上藏着一种被当地人称作“软黄金”的宝贝。
一到开春时节,养殖户们就纷纷摆开架势,开始给每只羊精心梳理,生怕梳得不干净。
养殖户:把毛剪掉开始就是把它扫完,开始就是用它这么一梳就是开始梳,梳怎么梳,这玩意儿怎么梳都行,这么梳,那么梳,最后把它挠干净为止。
本溪满族自治县,有3000多户农民专养这种羊,他们一年从一只山羊身上可以得到半公斤羊绒,不出家门就可以卖到200多元,这是除了羊肉之外一笔额外的收入。而这些羊绒绝大多数被一个叫王印林的人收走了。
羊绒被全部汇聚到这里,经过清洗、加工出了没有杂质的羊绒,成为高档的纺织原料。这种羊绒就是当地人说的“软黄金”,国际卖价昂贵,一吨就要70万元。王印林靠加工羊绒,一年就可以收入3500多万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一年可以赚这么多钱的王印林,竟然身患脑血栓疾病。
这是王印林承包的一座铁矿,这里每年都会给他带来上千万的收入。然而,2006年王印林非要把开铁矿赚的所有钱拿出来收羊绒、卖羊绒,踏进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
王印林:矿业这个是资源性产品,不可能干到永久干下去,当时我就想到了,必须找一个借代产品。
王印林2003年得了脑血栓病症,康复后医生就嘱咐他不能太劳累,要注意休息,不能上火。收入丰厚、生活富足的王印林,提出要做羊绒生意的想法后,让家人和朋友都觉得不能理解。
哥哥王东林:他那钱,不说他,就是他这些固定资产,他得够他儿子,他孙子,包括重孙子那都够。
朋友孙仁学:因为羊绒这一块,深加工这一块,咱们这一块人的认识谁都不明白,过去都卖原料,现在出一个深加工,朋友害怕,替他担心。
羊绒生意中究竟蕴藏着什么财富诱惑,让当时疾病缠身、已经55岁的王印林,甘愿去冒这个险呢?起因就在2005年,他听一个朋友说,本地的羊绒被外地的羊绒商收走了,而且利润惊人。
王印林用了一年的时间,经过在内蒙、河北、宁夏等地考察,发现羊绒的利润的确不一般。
王印林:收绒是在40万到50万之间,这样就有20万的利润差,20万的利润,70万就是30%到40%之间。
通过进一步了解得知,他所在的本溪县农民养殖的绒山羊,因其产绒多、绒纤维长、细度好,在行业内十分抢手。通过对本地市场的考察王印林还发现东北三省,目前还没有一家羊绒加工企业。如果他在当地建加工厂,整个本溪县30万只绒山羊150多吨羊绒都将成为他发展的资源。
王印林:如果当时东北有一家生产的,我就不会去干这个的,为什么呢,我说东北没有的,这个市场就是我的,我就有先决条件,我就有发展的空间。
在本溪县建羊绒加工厂有本地原料作保证,王印林认为他找到了一个赚钱新路子。2006年,他倾尽全部资金5000多万,一步到位,建设了一家年生产能力300吨的羊绒加工厂。万事具备,王印林静静地等待着赚钱的那一天。
本溪县碱厂镇是东北的羊绒交易集散地,当地活跃着100多位的羊绒经纪人,他们家里都存有羊绒原料。
经纪人康立文:质量都是我们这地区的上中等吧。
经纪人康立文:这个绒长度就够了。
记者:怎么看长度呢?
经纪人康立文:看长度就可以这样,少点顺起来,这样看的,看这个长度。
记者:撕的长度是吗?
经纪人康立文:对
记者:能拉出来?
经纪人康立文:能拉出来。
记者:拉的越长越好?
经纪人康立文:对,长度好,细度好的。
康立文就是碱厂镇的羊绒经纪人,因为每年羊绒收购量多,同行都称他为康老大。2007年4月收羊绒的季节,他听到了一个消息,外地的羊绒客商主动提价了。
经纪人康立文:内蒙的和河北的客户,然后呢他放的价格特别高,每一市斤达到230、240元,所以当时挺惊人的,因为我们当时价格都是在180、190元。
客商主动提价,有这样的大好事,康立文一定不能错过,他连夜在当地收购了1000斤羊绒,卖给了外地客户。
第二天康立文继续收购,可是外地客商却不要了。
康立文:他说我今天给你这个价格,只能保你一天,你第二天买的他没和你说话,他也不见其有,所以他买个三吨两吨的搁车装上就走了。
外地客商不但不再要康立文收购的羊绒,临走时说的话,还把他这个干了20年羊绒收购生意的经纪人搞糊涂了。
经纪人康立文:他说价格我也承受不了,他直接就说了,我就是挑市场,他说我留你一半,剩下的一半我赔钱,那是2007年。
外地客商抬高了羊绒收购价格,也抬高了农民的期望值。
农户刘玉涛:我梳了800多斤,因为羊多,我只是卖了一半,看价钱挺好,留一半看能不能涨,咱们年年都这个规律,寻思越贵还得涨。
而这时,王印林的工厂刚建成,初步涉足羊绒产业的他,雾里看花,依旧拿出1000多万,一下收购了40吨的羊绒原料。
王印林:我为什么心眼非常实,我就相信,相信完了以后呢,通过在加工当中,出现了这个,当时收的时候,价格就收高了,因为就是我对这个不太了解,还是有不懂。
其实,这是外地客商设计的一个圈套,想抬高羊绒原料价格,挤垮王印林。原因是王印林建厂,抢占了他们的羊绒原料资源。
因为没有经验,王印林把外地客商抬价误以为是国际成品羊绒价格上涨,高价收购的40吨原料。加工后按照真正的国际售价计算,王印林发现他整整亏掉了200万。
倾入了所有资产,结果等待的不是开门红,而是亏损。王印林患有脑血栓,家里人这时都为他的身体担心。
女儿王福玉:害怕的就是身体支持不住,会旧病复发,因为脑血栓是一个属于不稳定的病,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次发病,而且说如果要再次发病的话会更加严重。
王印林并没有家人想象的那么脆弱,多年的从商经验让王印林面对亏损显得非常从容,因为他还有另一个产业为他做支撑。
王印林:当时我自己以静制动,我这个产业没问题,所以说它不影响我这个企业的发展。靠我这个矿业公司的支撑,这个企业就能保持下来。
王印林有铁矿给他做后盾,赔就赔了。可是,三个月后,绒山羊养殖户们却坐不住了。他们把羊绒存起不卖,结果等待的是羊绒价格越来越低。
农民刘玉涛:结果留着留着不收了,完了价钱就下来,逐渐卖220元,210元,完了越等越低,140、150元,越跌越低了,成本都不够了,就赔钱了。
如果羊绒不赚钱,那么面对刘玉涛的只剩下唯一一个选择。
农民刘玉涛:落到150元咱们养羊户养羊就没有意思了,赔了,越养越赔,就杀羊卖了,不能养了,可不准备都要挑群了,要杀了,不养了。
因为羊绒原料跌价,当时本溪县想杀羊的养殖户不止是刘玉涛一个人。如果农民真的杀羊,失去当地羊绒资源,那么王印林的5000万就真的就是白投入了。
就在农民们准备动刀杀羊的时候,王印林以每市斤180元的价格,收购了本溪县养殖户100多吨的羊绒原料,等待羊绒市场恢复的时机。
农民刘玉涛:后期剩400来斤都卖王总他了,价钱就是说那时候价钱也不错了,卖也是接近200元钱一市斤吧。
王印林出手救市,不但得到了养殖户的认可,也引起了当地的羊绒经纪人注意。2007年底,很多羊绒经纪人都主动找到了王印林,要帮他收购原料。
羊绒经纪人康立文:他的需求量大。对牧民30斤,50斤去收购,他收购都得经纪人成吨接,因为它也跑不起,也是没那么多人下去买。
绒山羊养殖户多,王印林羊绒原料需求量大,正需要一些有经验的经纪人给他收购羊绒。
王印林:通过经销商我用不着挨家挨户收,我提出来说,你给我每吨出65个点的,达到这个水平,多少钱,我就省心了,送到厂子。
从此以后,有近百位经纪人替王印林收购,本溪县80%以上羊绒成了王印林囊中之物。然而羊绒作为高档纺织原料,在国际市场上虽然需求很大,但是价格波动也很大,最多的时候一吨羊绒相差10多万元。
2007年下半年,王印林把加工50吨羊绒成品,在每吨70万元的价位时,通过外贸发往欧洲等国家,卖到了3500多万,为王印林挽回了上半年的损失。
有了2007年的经验,2008年王印林继续发展。但是在生产中王印林却发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有些山羊产出的羊绒,品质出现退化,加工后的羊绒经常有变粗变短的情况。
本溪县畜牧局局长朱凤伟:本村羊和本村羊,当地羊和当地羊,因为水土都一致,有一些近亲杂交的,越长越小,羊体的表面积越来越小,产绒率也低,质量也下降。
农民自发养殖,忽视了品种改良。王印林意识到这样继续下去,对自己的生意非常不利。
2008年,王印林决定联手当地畜牧局,对本地绒山羊进行品种改良。这让王印林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商机。
这种绒山羊可以一年四季产绒,是上世纪80年代,畜牧专家在辽宁省盖州市发现的。辽宁省绒山羊育种中心,用了20多年的时间对它进行选育繁殖。
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副主任郭维春:这只羊,这就可以看出来了,现在这个羊绒现在已经长到能有3厘米,已经有将近3厘米了,那么就是季节性长绒,常规的那种绒山羊,这时候是刚刚出点头,还根本的长不到这么多,这个羊就是梳完绒以后接着又长的绒。
2008年,王印林来辽宁省绒山羊育种中心考察给了他意外的收获。因为这种羊身上的羊绒不但产量高,而且还能加工出高档无毛羊绒。经过协商,王印林和辽宁省绒山羊育种中心达成了合作意向。
王印林:我出场地,出人员,可以出资金。
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副主任郭维春:我们可以出技术,提供种羊,帮助他制订这个选育和建厂规划,以及改良规划。
2009年,王印林在本溪县承包了600亩的土地建种羊场,他要建可以存栏2万只的绒山羊养殖场,对本溪县现有的绒山羊进行品种改良,为他企业的原料做后勤保障。
从基础做起,从羊绒逐渐发展到种羊,王印林的绒山羊产业链在一步步拉长,从此他站在了一个新的财富起点。虽然身患脑血栓病症,却丝毫没有耽误王印林创业前进的步伐。
王印林:创业也是我的乐趣,我创业当中就可以锻炼我自己,锻炼身体,就是我的企业干成功了,我就非常高兴,我精神高兴,比任何高兴都好,因为精神了,一切都好。
转载来源:食品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