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产品分类
最近来访
新闻动态
种植高水分玉米问题多
粮油市场报讯:减少粮食损失浪费,应该从生产源头抓起。近十年来东北改种高水分玉米品种,造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企业经营成本和运输费用增加、粮质下降损耗、农民增产不增收等问题,调整东北地区高水分玉米品种的种植迫在眉睫。
人勤春来早,时下东北地区正在做好适期播种的各项准备。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分析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全国增产靠东北,东北增产靠玉米。东北及内蒙古4省(区)减少大豆、春小麦等低产作物种植面积,增加高产作物玉米种植面积,贡献了全国66.4%的粮食增产量,4省(区)粮食产量已经接近全国的1/4。成绩固然可喜,然而,玉米增产的背后存在着质量和效益亟需提高的问题,尤其是东北地区高水分玉米连年扩种问题,值得深思与探讨。
笔者从事粮食工作30多年,记得2002年之前,内蒙古通辽地区种植的玉米代表品种“黄莫417”秋收后水分只有20%左右,而在2003年改种一些新品种后,水分增至35%左右。抛开玉米品质,高水分带来的后果是玉米产量的虚增。党的十八大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玉米增加15个百分点水分给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浪费能源 加剧东北地区环境污染
高水分玉米品种的种植看似使产量有了较大增长,但是,包含了一定水分增长因素。玉米由自然水分降至14%的安全水分要靠消耗煤电能源来实现,35%水分与20%水分烘干至安全水分相比较,煤电的消耗相差近一倍。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以日产量200吨烘干塔为例:在正常情况下,35%水分玉米日烘干量只有150吨,而20%水分玉米日烘干量可达300吨。经计算,35%水分烘干至安全水分煤电成本每吨为61元,而20%水分烘干至安全水分煤电成本每吨为30.5元。如果按东北地区玉米商品量6000万吨计算,仅玉米水分差异就多消耗煤电能源折合18.3亿元。
烘干塔燃烧煤排污量很大,环境污染严重,标吨煤排放二氧化碳440千克,二氧化硫20千克,灰渣260千克,烟尘15千克。二氧化碳又是造成酸雨、加剧温室效应的直接原因。如果东北地区烘干6000万吨高水分玉米,经计算可多产生二氧化碳66万吨,二氧化硫3万吨,灰渣39万吨,烟尘2.25万吨。烘干粮食产生的有害物质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人们心肺之患的重要原因。
浪费运力 增加企业经营成本
烘干高水分玉米在增加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
10年来,东北地区玉米产量猛增,形成了玉米市场由供需偏紧转为供大于求的格局,经营玉米效益急剧下降,甚至亏损。玉米市场放开后,民营粮食收储企业数量大增,由于玉米市场近年低迷,大半民营粮食收储企业闲置,造成资产浪费。
近几年国家为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特别是2013年度生产的玉米基本上进入国家临储收购,国家收购每斤玉米利息和费用支出大致0.15元左右,这无疑加大了国家财政负担。如果东北地区改种低水分玉米品种,企业的烘干损耗等成本降下来,贸易粮会有利润空间,市场经营主体都会活起来,进而减轻国家临储玉米补贴负担,把有效的资金用于民生工程,那将是利国利民利企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另外,高水分玉米运输环节无形浪费能源,增加的运输费用,数额也很惊人,究竟造成多大浪费不得而知。但高水分玉米种植改为低水分玉米种植增加有效运输量,多拉粮少拉水节约能源减少支出这笔帐是相当可观的。
浪费粮食 农户增产难增收
高水分玉米秋收后,保管难度很大,容易造成玉米棒的发热,使玉米生霉粒增加,降低玉米品质,有的甚至严重超标致使玉米卖不出去,农户损失惨重。
近几年,由于高水分玉米在农户保管环节生霉粒超标,导致无法作为临时储备粮收购的现象并不少见。特别是在暖冬或雨雪较大年份,这种现象非常严重。以2013粮食年度为例,刚收购临储玉米时,生霉粒超标严重,农户有部分玉米不达标卖不出去,后经国家有关部门调研并结合东北地区玉米的实际情况,决定玉米生霉粒标准由2.0%放宽至5.0%。即便如此,有些农户的玉米还是达不到标准。综合分析,主要是玉米基础水分过高所致。
粮食也是有生命的物质,水分高的粮食生命活力相对旺盛,呼吸增强,消耗内在营养物质就多,超过一定范围,营养物质就会变质,比如生霉粒形成,否则反之。东北地区高水分玉米种植造成生霉粒增加,降低玉米品质,增加玉米损耗,农民收入减少,笔者目前还无能力计算出多少损失,但一定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东北改种高水分玉米品种,造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企业经营成本和运输费用增加、粮食保管难度增加等诸多问题,给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笔者认为调整东北地区高水分玉米品种的种植迫在眉睫。建议政府引导农民种植低水分、高质量的玉米品种,同时建议科研部门研究水分低、质量好、产量高的玉米品种在东北地区推广,以求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造福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