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产品分类
最近来访
新闻动态
农业产品化与现代农业多功能化的契合
从国家农业部到重庆农委,都在上个月,对家庭农场出台了新的激励措施。
家庭农场之于中国农业的意义,不言而喻,特别是在重庆山地农业的背景下,机械化和规模化有地形限制。
家庭农场的灵活性与创新,都将成为重庆农业新的增长点。
这个增长点集中体现在农业产品化上,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三月形成热潮的采摘草莓周边游。重庆市场上的草莓大多来自于四川双流,本地草莓鲜少上市,都是以现场采摘为主,与旅行社、旅游景区、农家乐等合作,打包成重庆周边游的产品。
《上游商业周刊》特此对话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晓群,深度解析农业产品化的意义。
上游商业周刊:家庭农场的发展之于中国农业来说,是什么样的意义?
胡晓群:家庭农场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中,具有主流价值的微观结构组织。家庭农场的形成,有利于推动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强化农业的市场约束,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精细化程度,通过组织制度创新带动农业整体效益的提升。
上游商业周刊:农村闲置土地变多,家庭农场主与投资者合作,农场主负责种地,投资者负责把握市场风向,提供包装与销售,这种模式能不能让重庆的农业在商业推动下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胡晓群:短期看,家庭农场主和投资者之间的合作,可以加快农业的市场化进程。
但是,我们认为,农业的产业属性还是要求坚持农业的家庭经营,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农场主之间的联合,即逐步形成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城市工商业资本作为投资者进入农业领域,目前确实已经成为一种风尚,但是他们最好不要大规模介入农业生产环节,而应当在农业的产前和产后环节提供农业延伸服务,与农户形成平等的紧密型经济合作关系,而不应该异化为农民对资本之间的依附关系。否则,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天然对抗性矛盾,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游商业周刊:民间资本进入农业,能不能盘活农村闲置耕地?
胡晓群:民间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与盘活农村闲置耕地没有必然的直接关系,但是民间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可能形成外溢效益。
也就是说,民间资本进入农业领域通过促进农业横向融合和纵向融合,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新的服务业态,提升农业领域要素报酬率,倒逼农村要素集约、管理集约,提升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所以只能说,是从侧面促进农村闲置耕地盘活。
上游商业周刊:现在家庭农场大多开始产品化,种的不仅仅是一种农产品,而是包装成其他的产品。比如重庆的草莓,基本不在市场售卖,而是作为一种旅游产品,采摘草莓的周边游,产品化会从哪些方面促进农业产业化?
胡晓群:家庭农场产品及其服务的多元化,这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这种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与现代农业多功能化趋势不断拓展形成暗合,逐步形成农业领域生产、生活和生态融合化发展趋势,更有利于推动农业领域资产回报率的提升。
上游商业周刊:您觉得像重庆采摘草莓周边游这样的产品,能让农业有更多延展性吗?
胡晓群:从趋势上分析,这种融合化发展趋势,将通过两种融合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实现。
一是农业产业链上、中、下游之间的纵向融合;二是农业本体产业与农业关联产业之间的横向融合实现。纵向融合的外在表现,通过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的整合,逐步形成集规模化经营、产加销一体化和贸工农一条龙的农工商综合体;横向整合的外在表现是促进了农业与农村一、三产业之间的融合,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引致农业要素报酬率的大幅攀升。
上游商业周刊:这种融合对于农业有哪些意义?
胡晓群: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呈现历史性变化:一是由原来单纯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开始向产前、产后等产业部门快速推进;
二是中国农业主体的经营方式呈现历史性的变化,由单纯承担农产品的供给功能,和为工业部门提供原料的产业部门,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方向迈进;
三是在产业结构急剧演化的过程中,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出现了历史性分野,由单纯在种养业内部,向产前、产后等涉农行业内部以及非农产业门类转移;
四是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快速提升,以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获得了持续的提升。这种融合,是这些变化的集中体现。
上游商业周刊:农业产品化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胡晓群:农业产品化或者新型服务方式的创新,要结合当前城乡居民的生活需求,力争向市场提供安全、健康和满意的产品或者服务。
重庆农业是典型的山地农业特点,立体气候明显,必须结合当地资源禀赋条件和气候条件,走精细化、生态化的发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