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9884289 2012-09-08 20:47
6月下旬至7月底稻飞虱防治技术要点
稻飞虱包括白背飞虱、褐飞虱等,在信阳市以白背飞虱为优势种群,成虫、若虫群集在稻株基部刺吸稻组织汁液,使养分消耗,秕粒增加,千粒重降低,严重时造成水稻死秆倒伏。稻飞虱成虫、若虫严重危害阶段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防治策略是“压前控后”,抓住田间小若虫高峰期,开展达标防治。
6月下旬至7月底是防治稻飞虱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强田间调查,及时开展达标防治。
当低龄若虫始盛期田间百丛虫量在1000~1500头时,用药喷施。常用药剂:70%吡虫啉(艾美乐),亩用3~5克;25%噻虫嗪(阿克泰),亩用3~5克;25%噻嗪酮(优乐得、扑虱灵),亩用30~50克;50%吡蚜酮(顶峰),亩用12~16克。对成虫数量较多的田块,可选择吡虫啉单剂或噻嗪酮单剂与敌敌畏(80%敌敌畏亩用80~150毫升)或毒死蜱(48%毒死蜱亩用80~100毫升)混用。
注意,防治稻飞虱,可供选用的药剂较多,不管使用何种药剂或配方,每种药剂在一季作物上使用不要超过2次;必须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及菊酯类农药和其复配制剂;稻飞虱发生严重的地方慎用三唑磷农药;施药时要用足水量,常规喷雾每亩用水量不得少于50公斤,对于超级稻应加大用水量,机动弥雾每亩用水量不得少于25公斤。喷药重点部位为水稻中、下部,喷药时要将水稻中、下部喷透,喷药后田间要保持寸深浅水层3~5天。要抢晴天喷药,喷药后有4个小时无雨,即可保证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