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平 2012-04-26 10:50
论文代写:近代中国从美国引进的农业技术与知识分析!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从建国到现在也不过220多年的历史。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们已经逐步将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农业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具有民族解放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殖民统治,清除了国内的封建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美国开始确立并迅速发展起来。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竭力向西部扩张,到19世纪中叶,已将国境线扩展到太平洋沿岸。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陆续到来的移民,不断引进了新的作物和牲畜品种,带来了欧洲的农业技术;西部的垦殖促进了农具的改良。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是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南方的奴隶制之间的斗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的胜利,资本主义在美国各方面充分发展起来。20世纪初,资本主义大农场已在美国占据主要地位,农业已经资本主义化了。
伴随着农业的资本主义化,农业中出现了两次技术革命。第一次美国农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马拉农业机器代替了人畜力的落后工具;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在农业中运用,诸如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作物和牲畜品种的改良、灌溉农业的出现等;此外,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地区分工亦已形成。第二次美国农业革命(20世纪20年代~40年代)主要标志是农业实现了基本机械化和杂交玉米等技术改革的发展。综观美国建国以来农业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近代时期是美国农业的第一次大发展时期,对世界农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代时期的中国农业,却走着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鸦片战争之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侵入中国。他们凭借“坚船利炮”,胁迫满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而使他们在中国攫取了各种政治和经济特权,促使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进入20世纪以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掠夺和压榨下,中国的农业经济进一步衰退。按照农史学界一般的观点,中国近代农业出现于1898年“戊戌变法”前后,它比中国近代史的开始时期要晚半个世纪①。19世纪90年代开始的西方近代农业技术的引进,多数属于生物技术,这是中国近代农业生产过程的一个很大的特点。而美国因其特殊的资源优势和历史条件,18、19世纪一直以农立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科技,因而近代中国从美国引进的动植物优良品种、先进农机具以及全新的农业科研教育模式,可谓一枝独秀、影响深远。
一、美国优良作物的引进,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作物品种资源
中国从美国引进与改良作物品种的工作起步早、成果多,特别是棉花、小麦、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改良,更是成绩显著。从美国所引进和改良的作物品种中,以美棉为最早,也以推广美棉最见成效,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最大。下面以美棉为例,探讨美国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改良如何丰富了中国的作物品种资源。美棉,又叫陆地棉、高原棉,原产于美洲。中国近代棉花品种改良的成绩主要归功于美棉的引种。
甲午战争前后,英、日等国相继在我国兴建纱厂,与此同时,中国的近代棉纺织业也开始兴起。纺织工业的发展引起了对原棉的急剧需求。但由于中国原先栽种的亚洲棉(中棉)品质差、纤维短,不能适应机纺的要求,每年不得不进口大批美棉,以补其缺,花费甚大。于是,一些实业家和有识之士开始提倡引种美国陆地棉以解决上述问题,美棉由此开始引入中国。美棉引进之初,因多数未经驯化和提纯,导致品种严重退化而归于失败。
有鉴于此,人们认识到引种之前必须用科学的方法事先经过实验,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1914年,实业家张謇出任北洋政府农商部长,特在正定、上海、武昌、北京等地开办棉作试验场,以试验引种陆地棉为其主要任务。其后棉种改良研究工作逐渐集中于金陵大学、中央大学以及30年代初成立的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央棉产改进所等机关,先后育成了一些改良品种。在棉种改良过程中,一些来华外国专家对这一工作的开展起了积极的作用。1915年,北洋政府聘请美国专家约翰逊(H·H·Johnson)为顾问指导棉花改良工作。
1919年,美国棉作专家柯克(O·F·Cook)受金陵大学之聘来华指导试验,确定“脱字棉”和“爱字棉”为最适宜中国引种的两个美棉品种。金大农科于1920年成立棉作改良部,在美籍教授郭仁风(J·B·Griffing)主持下,也驯化“脱字棉”和“爱字棉”等,并选取单铃,育成“百万华棉”,于20年代中叶开始推广。当时,东南大学农学院为开展棉花育种,过探先、王善铨、孙恩麟等教授,以其留美之所学,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制定棉花选育程序,以及试验上的各种制度,以后又逐年改进,至1923年渐具规模。
1931年,美国育种专家洛夫(H·H·Love)受聘为实业部顾问兼任中农所总技师,来华主持棉种区域试验。自1933年起,从国内外征集了31个美棉品种,在江苏、浙江、安徽等省12个地方联合试验,最后确认“斯字棉”和“德字棉”更优于“脱字棉”和“爱字棉”,从而确定了这两个美棉品种自40年代后为中国最主要的两个推广品种的地位①。1939年,中国又从美国引进“珂字棉”,40年代又引进了“岱字棉”。经试种,它们的产量和品质均优于“斯字棉”和“德字棉”。“珂字棉”和“岱字棉”在建国后取代“斯字棉”和“德字棉”而成为种植面积最大的棉种。除了引进美棉外,1899年,江苏扬州地区还引进美国小麦良种,将之与本地麦种作对比试验②。
1914年,金陵大学美籍教授芮思娄还从美国引进“双恩小麦”③。玉米原产美洲,16世纪以后经海路和陆路传到中国,以后常常是我国山区农民的主粮。1930年,山西铭贤学院农科主任穆懿尔(R·T·Moyer)和霍席卿等从美国中西部引进金皇后、银皇后等12个优良玉米马齿品种,经过5年的品种比较试验,表明金皇后的丰产特性超过当时黄河流域各地所栽培的各个玉米品种,乃于1936年开始在山西示范推广,以后传播到全国许多地方。1941年,西北农学院王绶等从美国引进50多个玉米品种并育成7个自交系,选出武功白玉米和综交白玉米,1942~1946年扩大育种3390亩,比当地品种增产20~30%。在以后的半个世纪里,这些品种对促进中国玉米生产发展和作为杂交育种材料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他如水稻、大豆、高粱、花生、烟草等,在品种引进和改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