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讯:糖业大省广西陷入困局,由于白糖价格连年走低,糖企大面积亏损,蔗农减收。蔗农表示,甘蔗种植成本436元/吨,平均亩产4.5吨,这样算下来,一亩地纯利不到20块钱。
糖产量占全国六成,1/3的耕地种甘蔗,广西是名副其实的糖业大省。然而,2011年起,国内糖价从7541元/吨的高点一路下跌,到9月22日,南宁现货糖价3950元/吨,远跌破成本价。糖企大面积亏损,蔗农减收,曾经的“甜蜜产业”遇寒冬。
一个糖产业,涉及广西2000万蔗农,30多万产业工人。新榨季来临,广西着力糖业“二次革命”——推动“第一车间”种植现代化,加快制糖企业整合重组,求解糖业突围之路。
蔗农基本不赚钱,糖企连续三榨季亏损,蔗款兑现难
甘蔗收购价下跌,又遭遇“威马逊”台风,崇左市江州区农民黄志民一脸阴沉。“每吨440元!这个价根本赚不到钱的。”黄志民说,甘蔗种植成本436元/吨,平均亩产4.5吨,这样算下来,一亩地纯利不到20块钱。而种香蕉,每亩利润3000元,种木薯,一亩也能赚600多元。今年春天,他把甘蔗种植面积从30亩减到25亩。
江州区糖业局相关负责人说,种甘蔗比较效益低,蔗农积极性下降。据统计,今年江州区甘蔗种植面积同比减少3万亩。
台风影响如雪上加霜。江州区濑湍镇镇长龙开云说,全镇11万亩甘蔗,倒伏超过4万亩,再加上水淹的,受灾面积占到一半,大量甘蔗倒伏造成单产和糖分下降,影响农民收益。
崇左是我国重要的糖业生产基地,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5。崇左市糖业发展局初步估算,这次台风使全市200多万亩甘蔗受灾,减少原料蔗100万吨左右,预计糖业损失达6.3亿元。
蔗农减收,糖企日子艰难。宾阳县大桥糖厂一位负责人说:“按现在甘蔗440元的收购价算,糖厂每产一吨糖要亏100—200元。”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局数据显示,不少糖企已连续三个榨季亏损, 2012/2013榨季有81家糖厂亏损,亏损面达78%,整个产业亏损15.25亿元。
企业大面积亏损,兑现蔗款成了难题。宾阳县黄卢村蔗农卢叔说:“去年卖的30吨甘蔗,到现在还没拿到钱。”据他介绍,村里的其他蔗农,最多的拿到了50%蔗款,几乎没有一个能拿到全部款的。
这并非个案。在江州区,截至8月1日制糖企业兑付蔗款20.4亿元,兑付率为76%。
“第一车间”成本高,亩产不及国外一半,产业转型升级迫切
曾经的“甜蜜事业”为何风光不再?
“最大差距在‘第一车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参事汪春伟说,与国外相比,国内糖料蔗综合生产能力低,种植条件差、良种推广能力落后、机械化水平低,等于在起点就失去了竞争力。
据分析,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巴西等产糖国的甘蔗亩产量可达到10吨左右,而我国甘蔗种植平均亩产只有4吨。在广西,1600多万亩糖料蔗,80%集中在干旱贫瘠的坡地,地块分散,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差,基本上“靠天吃饭”,全区有灌溉条件的蔗地不到15%。
中粮崇左糖厂总经理韦志军调研发现,澳大利亚的甘蔗种植成本才114元/吨,而崇左的甘蔗成本436元/吨,一吨要高出300多元。仅采收一项,澳大利亚实现机械化,有专业公司提供服务;而在崇左,农民基本依靠人工采收,一吨成本要120元。
制糖企业小而散,国内原糖加工能力迅速膨胀,加剧产业矛盾。广西糖业协会理事长农光说,目前国内年生产食糖量1300万吨左右,年食糖消费量约1350万吨,供求略有缺口。但近年来一些地方竞相建设原糖加工项目,造成产能过剩,产业转型升级迫切。
建500万亩“双高”基地,降“第一车间”成本,推进糖业新一轮重组
对症下药,着力降低“第一车间”成本,广西力争未来3—5年建设500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通过实现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耕作机械化、水利现代化,提升糖业国际竞争力。日前自治区常务会议通过实施方案,明确2015年建设80万亩“双高”基地。
在江州区新和镇庆合村田间,蔗农梁海华掏出一张IC智能卡,插进卡槽,一股清水从管道里流出。他告诉记者:“刷卡浇地1吨水1.5元,一个人浇两三百亩蔗地很轻松,省钱又省力。”
在江州区安定屯万亩连片的甘蔗基地里,一条条水管像“血管”般穿行蔗海,数控房就是无数“血管”连接的“心脏”。工作人员介绍,由电脑精确配比的水肥注入水管,再通过漏孔一滴滴渗入蔗苗根部。江州区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的6万亩甘蔗地,平均亩产6.5吨,比非项目区高2吨以上。
“小地并大地”,适度规模经营。在江州区左州镇1.5万亩耕地流转给合作社,社员甘蔗亩产平均达到8吨,人均纯收入超万元。
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局负责人说,按照规划目标,500万亩“双高”基地平均亩产达到8吨,总产蔗量将达4000万吨;含糖量达到14%以上,糖产量可达550万吨,广西优势产业区域将高度集中,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与此同时,政府加强引导,推进糖业新一轮重组。通过组建大集团、大公司,参与大市场、大竞争,淘汰一批规模小、效能低的企业,提高整个制糖业的竞争力。如泰国的糖业公司早在前几年就与广西崇左合作,建立了东亚糖业集团。崇左作为中国产糖第一大市,正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去参与国际竞争。
兼顾蔗农与糖企利益,将食糖列入目标价格管理,制定合理产业布局
如何走出糖业困境?汪春伟认为,现有蔗区是蔗农与制糖企业多年苦心经营的成果,一旦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蔗糖可能重蹈大豆覆辙。稳定糖产业发展,要兼顾好蔗农与制糖企业的利益。按当前“糖蔗价格联动”关系,农民种蔗已进入微利时代,短期内大幅降低种植成本不现实,国家应采取更多的“绿箱政策”,参照棉花、大豆,将食糖列入目标价格管理,在糖价低于目标价格时,政府补贴蔗农,保障合理收益。
汪春伟说,扶持蔗区发展,要建立完善的科技推广体制。机械化是糖业生产发展的趋势,一台甘蔗收割机的效益是人工的150倍以上。但目前国内的甘蔗收割机械多为外国进口,不适宜于国内地形条件。国家要整合资金,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大对农机、农资等补贴力度。
广西壮族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道伟建议,将甘蔗收购贷款纳入政策性信贷业务,从制度和资金上保证对食糖产业的支持,保证农民甘蔗款及时兑付不“打白条”。另外,要从国家层面确定合理的产业布局,避免产能过剩。国家加大对食糖储存的支持力度,以帮助企业解决当前食糖库存高的突出问题。严格控制走私糖,维护国内制糖企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