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早报讯:红彤彤的苹果挂在枝头,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看上去就像一盏盏喜庆的红灯笼这是记者昨天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东潘村果农逄增旗果园里看到的一幕。48岁的逄增旗有3亩果园,今年产果量大约15000斤,预计纯收入为两万多元。“跟去年相比,今年产量降了三成,但价格提了百分之三十左右,因此总体收入差不多。”逄增旗告诉记者。
摘苹果是个细活儿
昨天天刚亮,逄增旗就跟妻子奔向果园。“现在卖苹果比以前可轻松多了,以前需要自己赶大集,或者去各个村庄里叫卖。现在我们附近五六个村种植的苹果大概有一千亩。产量上去了,贩子们都在村里设点收,我们只需摘了给他们送过去就行,省老劲了。这不,我昨天傍晚去贩子那里领了20个箱子,今天先摘一千斤给他送过去。”逄增旗告诉记者。
逄增旗到达果园后,搬下箱子,就跟妻子开始忙活了。摘苹果也有技巧,逄增旗和妻子各拿一把小剪子,很利索地将果梗剪断,然后将苹果轻轻地放在筐子里。“苹果上带的梗不能太长,否则就会将其它苹果刺伤;放苹果时不能用力,否则就会出现撞击伤,而受过伤的苹果价格就会大打折扣。”逄增旗告诉记者,摘苹果是个细活儿,急不得,他和妻子忙活一天,也就能摘一千多斤苹果。“这活还不好找人帮忙,外人毕竟不会跟俺一样上心,把苹果碰坏了就得不偿失了。”逄增旗介绍,他这3亩地苹果要收完,怎么也得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收入跟去年基本持平
东潘村自古以来有种植苹果的传统。这个村不大,一共有139户居民,苹果园面积接近200亩。逄增旗给记者算了一下,今年他家苹果产量比去年低了三成,3亩苹果能产果15000斤,其中,直径达到8厘米以上的大果占六成,这样的苹果每斤可卖2.8元,价格比去年高了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个头越小的苹果越便宜,像直径7厘米的每斤只能卖两元钱,直径五六厘米的每斤也就能卖一元钱多一点。“预计今年毛收入能达到3万元左右,而施肥、浇水、打药、套袋等费用,每亩差不多得2000元钱,这样算起来,今年纯收入也就两万多元,跟去年基本持平。”逄增旗告诉记者。
气候原因导致苹果减产
据张家楼镇一家苹果合作社负责人潘经理介绍,今年岛城苹果减产是普遍现象,主要原因是气候因素。“今年春天苹果开花的时候遭遇干旱,影响了开花率;而果树生产成熟期又遇到连续的干旱,对坐果率也造成了一定影响。”潘经理说,另外,富有经验的老果农都知道,苹果树产量有大小年之分,比如,去年产量很高,对果树养分消耗较大,那么今年就肯定会降低产量。“一般来说,只要产量低了,价格就会高一些,今年的情况就是如此,这样算起来,其实今年果农的收入并不会比去年低。”潘经理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