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博网讯: “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目前,广西蚕茧和生丝产量双双超过位居世界“老二”的印度,以一省区之力就足以在这一行业称雄全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向仲怀与笔者交谈时,多次竖起大拇指,把“东蚕西移”、“小虫变龙”称赞为“神奇的广西现象”。
茧丝绸作为广西新兴产业,今年继续创出新高:前三季度,该区蚕茧产量26.0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4.61%;生丝产量2.4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3.8%;广西茧丝绸产业不仅戴稳全国“状元”桂冠,而且已超越作为世界“榜眼”的印度。
广西平果县旧城镇兴宁村,一名蚕农搬运准备出售的蚕茧
广西平果县旧城镇教美村桑园中,一名蚕农正在摘收桑叶 罗郅肯摄
速度——创造7个全国第一
广西茧丝绸产业抓住“东桑西移”契机,进入新世纪就铆足干劲,持续发力,至今已经摘取7个“全国第一”:蚕茧产量连续9年全国第一、桑园面积连续8年全国第一、蚕种产量全国第一、亩桑产量全国第一、生丝产量全国第一、桑枝栽培食用菌产量全国第一、蚕农售茧收入全国第一。“神奇广西速度”的出现并非偶然。
自治区农业厅先后投入5000万元扶持建成现代化桑蚕原种场,为全区桑园面积迅速扩大提供了种子保障。此外,还在桑园建设、小蚕共育、大蚕饲养、方格蔟营茧等关键环节加强攻关,形成一整套适合广西特点的高效技术体系和模式。种桑技术方面,做到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见效。
通过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广西蚕丝在产量大幅提升的同时,质量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2A级~3A级,提高到现在普遍的4A级,部分达到5A级甚至6A级。今年前9个月,全区桑园面积262.21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21%以上;预计2013年全区蚕茧产量可达3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45%以上。
效益——“十二五”目标将实现
据广西桑蚕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设定的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广西桑蚕产业综合效益要达到250亿元。据广西蚕业部门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该区蚕农售茧收入104亿元,预计全年可达130亿元,丝绸工业总产值也将超过130亿元,蚕桑资源综合应用产值超过10亿元,桑、蚕种业产值超过2亿元。今年整个桑蚕茧丝绸产业综合效益有望达到272亿元,提前两年实现“十二五”目标。
如今,河池、南宁、来宾、柳州、贵港、百色六大桑蚕优势产区的桑园面积及蚕茧产量,已经占全区总量的90%以上,其中有9个县年产茧量超过20万担。
前景——“东绸西移
”掀大幕
广西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生丝产量位居全国榜首。10年之间,广西茧丝绸业两次赶超跨越,实现“东桑西移”和“东丝西移”的无缝对接。
“十二五”期间,该区着力抓好桑蚕生产与工业加工的对接,积极培育茧丝绸加工基地,提升产业整体效益;还重点扶持一些茧丝绸工业园区建设,着力引进一批区外茧丝绸精深加工企业,利用其资金、技术、品牌以及市场销售网络,稳步推进织绸、印染、服装等行业的发展;并扶持重点企业进行自主品牌建设,努力培育3个~5个享誉国内外的丝绸品牌。此外,还将对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打造品牌给予资金扶持,促使茧丝绸业由资源型向加工制造型转变。目前,88家茧丝绸企业在广西落地生根。
另外,该区将积极拓宽桑蚕茧丝绸业发展新领域,加强桑、蚕、蛹、蛾、茧、丝资源在造纸、食品、生物材料、饲料、医药、美容、保健等方面的开发,促进蚕桑资源多级利用,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整体效益。目前,全区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达1亿棒,食用菌产量约4万吨,产值约4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桑枝食用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