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蔬菜三大产业地图
六大项目“揭榜挂帅”
四大直辖市蔬菜科研创新成果
全国十大蔬菜机械化创新成果
30余场顶尖专题会
五月的和县,瓜果飘香。2024年中国蔬菜产业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于5月16至17日在安徽和县召开。大会以“蔬写和美,科创未来”为主题,设置1场开幕式,1场主旨报告会,4场专题交流会,全方位、多层次探讨蔬菜产业提质升级新路径,推动全链条协同发展。
来自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家有关协会、学会领导,以及全国各地的农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蔬菜协会、蔬菜企业等负责人和种植大户代表共500多人参会。
2024中国蔬菜产业大会在安徽和县举办。
开幕式上,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李增裕在讲话中指出,和县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菜园子”,经过多年努力,种植规模持续扩大,生产水平稳步提升,品牌创建初见成效,特别是生产实践中探索了“高温煮田”“辣椒在田活体保鲜”、“复式日光温棚建造”“泥猴育苗”等创新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希望和县进一步发挥区位及规模优势,加大创新力度,塑强蔬菜品牌,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百姓受益的蔬菜产业升级之路。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李增裕。
作为政府和产业的桥梁纽带,中国蔬菜协会一直致力于“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中国蔬菜协会会长杨雄年表示,中国蔬菜产业大会就是服务行业的重要平台,大会紧紧围绕蔬菜产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宣讲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的宏观政策,权威发布蔬菜产业信息,宣传推介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对普遍关心的蔬菜产业重大问题展开研讨。“希望各界人士通过这个平台,能够不吝分享、充分交流、有所收获,共同推进我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蔬菜协会会长杨雄年。
同时,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凌晨在大会上作和县蔬菜产业推介。
一、聚焦科技赋能 大会发布了一批重磅成果
发布花椰菜、胡萝卜、洋葱产业地图
会上,中国蔬菜协会发布了花椰菜、胡萝卜和洋葱三个蔬菜品种的产业地图。
据悉,这是中国蔬菜协会第二次发布中国蔬菜产业地图,对原有的蔬菜产业地图进行了补充与完善,以满足行业对不同蔬菜品种的需求。
中国蔬菜协会秘书长柴立平介绍,协会通过会员单位、产业专家采集统计了上述三种蔬菜在全国主产区的面积产量、主栽品种、播种和上市周期等信息,并与主产区农业农村部门进行了核实。
中国花椰菜产业地图
中国胡萝卜产业地图
中国洋葱产业地图
蔬菜产业地图清晰地反映了各地蔬菜产业的实力和特色,柴立平表示,希望通过发布蔬菜产业地图,能为主产区政府、科研机构、生产者、销售商等产业同行提供更多决策参考。
据悉,为了回答蔬菜“在哪里”“有多少”等问题,中国蔬菜协会自2023年起,每年都会定期发布几种蔬菜的产业地图,并不断更新相关数据,以此解决蔬菜生产和销售中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助力我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发布的蔬菜产业地图修改版如下:
中国西兰花产业地图
中国大菜产业地图
中国生姜产业地图
二、“蔬菜产业关键技术揭榜挂帅”项目发布
为快速破解关键技术问题,发掘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蔬菜协会副会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原首席专家张真和发布了“蔬菜产业关键技术揭榜挂帅”项目。
其中,包括阳雀湖辣椒的新品种研发与应用;伟丽育苗温室粉虱、蓟马生态绿色防控技术研发;有机蔬菜栽培控旺技术研究与应用;“善后辣椒”品种提纯复壮;“和县黄金瓜”品种提纯复壮等。项目鼓励科研团队踊跃揭榜攻关,揭榜有效时间为两个月。
揭榜挂帅聚英才。张真和表示,“揭榜挂帅”是一种科技创新悬赏机制,有助于针对最迫切的科研难题,以开放式创新的形式,最大程度地调动社会各界智力潜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希望通过‘揭榜挂帅’这种创新机制,汇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加速突破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为我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三、四大直辖市发布蔬菜科研创新成果
在主旨报告会环节,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各直辖市的农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发布了各自院所近年来的蔬菜创新成果并进行了详细介绍。
北京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拥有13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该所主导研究的一些蔬菜创新成果备受瞩目。例如,高品质早皇白类型白菜京夏6号、优质特色小型西瓜京美2K等。除此之外,已研制完成的黄瓜、甜瓜、西瓜和番茄分子育种液相芯片,能实现基因分型效率提高20倍,缩短育种周期2-3年;提高胡萝卜出苗整齐度种子处理技术,可实现胡萝卜种子成苗快,出苗齐,优品率提升20%以上,单产显著提高;柔性日光温室蓄热柱与内保温耦合热性能提升技术,可满足北方深冬设施果菜栽培温度环境要求,建设成本降低30%以上。
天津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经过多年努力,培育出优质松花菜品种——“优松60”。天津市农科院科研处处长程文娟介绍,该品种早熟、耐热性好、株型直立、产量高,在7月中上旬的华北平原地区仍可结出高质量花球,缓解了我国华北平原地区6~7月份不能生产花椰菜的问题。
不仅在花椰菜上有突破,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在近年也培育出不少新优蔬菜品种。包括耐抽薹、商品性好的芹菜新品种“优文图斯”,苗用型大白菜新品种“速绿117”,早熟、高产、连续带瓜能力强的露地油亮黄瓜新品种“津优509”,以及适应性广、耐低温能力强的越冬温室黄瓜新品种“津优317”。
上海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自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进行青菜、番茄、茄子等蔬菜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所长朱为民介绍,优质耐寒白菜品种“海青2号”,机械化采收白菜品种“新夏青6号”,果味茄子品种“绿麒麟”,高品质芹菜品种“申芹4号”,优质耐贮运抗病番茄“申粉19”是创新团队近年新选育的优质蔬菜品种。
重庆
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建于1958年,主要围绕蔬菜、花卉和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新品种选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等。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洋介绍,经过多年研究,团队已选育出鲜食和加工兼用辣椒“艳椒465”,早中熟脆、成长型甘蓝品种“秋实1号”,早熟、耐储运黄瓜“燕白2号”,适宜长采收嫁接茄子新品种“渝茄12号”,抗晚疫病、枯萎病和TMV、耐青枯病番茄品种“渝番421”等优质新品种,并推进其转化落地。
四、全国十大蔬菜机械化创新成果发布
大会上,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所原所长、研究员陈巧敏发布2024年全国蔬菜机械化创新成果。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蔬菜产业中新质生产力,针对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低、机械化智能化装备需求迫切的问题,中国蔬菜协会于2024年3月开展2024年蔬菜机械化创新成果征集活动,得到了全国蔬菜行业的广泛重视。经过网络预评和专家会议评审等环节,最终遴选出了10项蔬菜机械化创新成果,并在大会上进行发布。
绿叶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
甘蓝联合收获机
大蒜种收机械化技术
“六化六提升”蔬菜机械化示范推广应用模式
JFT-B1200T型果蔬全自动嫁接机器人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
自动投苗旱地移栽机
种苗智能化立体物流运输与管理系统
2ZDJ-6全自动多行蔬菜高效移栽机
收运联动-叶菜收获机器人及智能化转运小车
十项优秀的蔬菜机械化创新成果颁奖仪式
农业振兴,机械先行。陈巧敏表示,希望蔬菜机械化创新成果能够更好地服务产业,为蔬菜生产省工节本、提质增效发展赋能,也为农业装备机械化、智能化发展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五、大咖云集,科技助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当前,蔬菜产业面临哪些困境?未来,新质生产力如何助力农业发展?
会议期间,在专题交流会上,40余位权威专家、知名企业家为大家作报告分享,聚焦蔬菜种业科技创新、机械化研讨、绿色防控、品牌创建4个方向,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剖析蔬菜全产业链发展形势,探索蔬菜产业发展新路径。
1、蔬菜种业科技创新交流会
蔬菜种业科技创新交流会围绕蔬菜种业发展趋势分析、高通量自动化分子育种设备的开发和应用、生物育种技术助力蔬菜种业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化路径探索等作科技报告。与会人员还就蔬菜种业未来发展方向等议题进行交流研讨。
中国14亿多人,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192万吨菜。蔬菜全产业链持续发展,为“吃菜自由”夯实基础。作为产业链源头,蔬菜种业的作用不言而喻。与其他种业领域一样,蔬菜种业同样应该以种业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构建现代种业创新体系。
农业增产增收靠什么:良种、良法、良田,其中“良种”是摆在第一位的。中国蔬菜协会副会长、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德华介绍,好品种是硬道理,商业化育种体系的建立需要创新三要素,即育种家思维、种质资源、技术能力。
“实现育种工作的模块化、流程化和规范化,将育种研究变为育种工作,育成好品种由偶然成为必然。”马德华表示,借鉴现代种业公司科发模式,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符合公司研发需要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面对机遇,马德华认为,除了在研发端的育种上坚持创造遗传变异、选择优秀表型,在市场端不断提升营销及服务水平,也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发展种业新质生产力,还要将基因编辑、生物育种、人工智能设计等前沿育种技术融合发展,催生具有颠覆性的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实现性状的精准定向改良发展。目前,我国在蔬菜生物技术育种已取得一些突破,完成了主要蔬菜的基因组测序,挖掘到控制重要性状的关键基因,高通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平台基本建成,单倍体技术取得突破,基因编辑技术正抢占制高点。
2、蔬菜机械化技术交流会
蔬菜机械化技术交流会重点围绕植物工厂无人化生产技术、蔬菜生产轻简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概况、特色蔬菜生产机械化概况等展开了深入研讨交流。
机械化生产与蔬菜产业发展一脉相承,同频共振。在抵御自然灾害、保障蔬菜供应稳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蔬菜生产成本,减产水肥药投入、提高蔬菜生产品质等方面,蔬菜生产机械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蔬菜生产种类多、环节多、要求高,种植模式多、农艺不规范,适用机具少、购置成本高,条块分割多、形成合力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蔬菜机械化快速发展。
无人化种植前景广阔,但推广应用任重道远。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辜松表示,植物工厂利用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基于自动化生产装备实现高效规模化生产,基于植物生长模型通过计算机智能技术进行生产环境因素控制、优化生产管理、核算生产成本,力求高产、高品质生产,实现生产、效益最优化,最终达到与露地、温室相比具有效益优势的水平。未来,我国植物工厂数字化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针对我国设施蔬菜现状、设施蔬菜机械发展思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崔有林重点介绍了适用于我国日光温室作业的农机设备等, 并提出“农艺-农机-设施”融合的设施蔬菜发展方向。
3、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交流会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交流会上,主要围绕黄瓜新病害成灾机制与防控新技术、蔬菜病毒种类、发生趋势与绿色防控、蔬菜植保机械与高效施药技术研发应用、蔬菜害虫物理防控新技术等进行了深入讨论,为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威胁了农作物的生产。中国蔬菜协会绿色防控分会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针对高湿病害防控难题,在设施蔬菜病害传播规律研究基础上,针对气溶胶传播规律,开展了空间施药技术研究。开发了“弥粉法施药防控设施蔬菜病害技术”,围绕该技术开展了施药装备和新剂型的开发,形成了手持式精量电动弥粉机。
针对黄瓜病害,李宝聚创建了设施黄瓜新成灾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方案2 套,实现了从“种苗清洁”到“植株靶向精准用药”全程的绿色防控。
病毒病是危害我国蔬菜生产的重大病害,侵染蔬菜的病毒超过360种,年危害面积达760万公顷。植物病毒严重威胁农艺作物的安全生产。目前已报道植物病毒约1400种,全球因病毒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600亿美元以上。
针对蔬菜病毒病,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陶小荣提出了相应的绿色防控技术,例如番茄黄曲叶病毒,可选择种植抗病品种、培育无毒无病种苗。
4、蔬菜品牌创建典型经验交流会
蔬菜品牌创建典型经验交流会,主要围绕我国绿色农产品的现状分析、蔬菜品牌创建的理论解析、“湘江源”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数字化技术助力蔬菜品牌打造等方面进行了经验做法分析与交流。
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打造知名蔬菜品牌,走在品牌路上,农业大有希望。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华荣表示:“打造知名蔬菜品牌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也是农业品牌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应充分依托和利用国家相关政策、项目和重点工作,拓展相关资源、平台、渠道和手段打造知名蔬菜品牌。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等工作结合起来。与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等工作结合起来。”
做好蔬菜品牌,首先要做好品种的培育、培优和品质的提升、标准化的生产以及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农业产业的核心是高质量的供给能力,品牌建设只是锦上添花,不要妄想做好品牌就能够‘一招鲜,吃遍天’,只有高质量的供给能力,用做好品牌的理念,坚持做好产品,才能真正做好品牌。”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乃郗说。
4场主题交流会为业内企业加强沟通交流搭建了高效便捷的平台,通过汇聚优秀创新性人才,助力打通蔬菜产业链上各个堵点、痛点、难点,促进蔬菜行业全产业链的升级更新。
大会期间,还组织了现场观摩和县特色蔬菜生产模式、参观蔬菜新品种、观摩机械化演示等活动,230个蔬菜品种、70余台农机设备正在田间等待与会者检阅。当“土办法”遇上新科技,就像蔬菜插上金翅膀,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