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现代化苹果产业园
种植葡萄要搭架,但您见过给苹果树也搭架的果园吗?在静宁县,就有这样一块很特别的果园。在该县威戎镇2000亩矮砧密植现代化苹果园里,20多万株3至5年生矮化脱毒大苗栽得密密麻麻,株距只有1米,亩栽植密度高达190株;一个个由3米多长竹竿做成的支架笔直地挺立在果苗旁,被一根根细铁丝与若干个“电线杆”牢固地连接起来。
“产业园中果树树形很小,修剪省时省力,连老年人都能管理,设立支架可以实现立体结果,有效提高产量。”威戎镇党委书记王奕告诉笔者,镇上当初之所以决定引进这个项目,就是因为这个苹果产业园极具现代农业特色和示范性。王毅说,产业园采用了国内最优良的脱毒苗木,品种纯正、栽植后两年就可挂果。“3.5米宽的行距小型拖拉机可以开进去,实现了机械化施肥和采收;配套的滴灌和微喷灌以及立架和拉线等设施,则实现了果树水肥一体化灌溉。”
静宁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果业办副主任李建明介绍,随着果品产业的发展壮大,静宁县苹果生产中的“两化”问题日益凸显。一个是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导致果园管理难度明显增加;另一个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农村劳动力急剧减少,苹果生产中的用工成本持续上升。他认为,李晖的现代苹果产业园所采用的一系列先进的栽植与管理技术基本实现了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接轨,可以有效解决“两化”难题,为全县果产业的提质增效开了个好头。
“跟国外相比,我们落后了30年”
大学毕业后,跳出农门的李晖经过多年打拼,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成为了一名进口医疗设备代理商,并成功参与了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工作。
2009年苹果收获时,回家探亲的李晖惊喜地发现,四川、河北、北京等地好多客商都来到静宁收购苹果,而且收购价格比北京市场上其他苹果的零售价格还要高。“我突然意识到,发展现代苹果产业或许正是自己苦苦寻找的行业。”李晖说,当自己在40岁时突然宣布要回家乡种苹果时,父亲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身边所有的亲戚朋友也都傻眼了,大家一致反对。
“亲朋好友的反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恰恰说明,似乎谁一涉足农业就是个失败者,但这也更加证明了实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显得多么迫切。”李晖很有感触地说。从2009到2010下半年,李晖用了1年多的时间做市场调研。这段时间,他跑遍了山东、陕西、北京、山西、河南等国内苹果的主产区,拜访了大量专家教授、苹果经销商和各地果农。根据专家的指导和推介,2011年,他又先后自费考察了日本、加拿大、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的果园。
“跟国外相比,我们落后了30年!”李晖说,国外现代化的苹果生产模式令他眼界大开,更加坚定了自己投身现代苹果产业的信心。2011年下半年,李晖决定全面转型,从事现代苹果产业。
全产业链经营 保证苹果品质
“现在有一个梦想,希望5年内能打电话告诉自己的同学和好友,自己的公司也上市了,但这是一家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全世界最优质苹果的企业。”李晖说,他和他的创业团队就是要借助家乡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已经形成的品牌优势,在政府的支持下,采用土地流转的形式,引进国外苹果产业最先进的栽培和管理技术,用最低成本生产出全世界最优质的苹果。
来到李晖的高新苹果育苗基地,笔者发现,基地内10万株国内最先进的脱毒果苗并没有栽植在地里,而是栽植在一个个黑色的营养钵中。“在营养钵里育苗可以直接移栽,不伤根,没有缓苗期,使苹果的挂果时间大大提前。”静宁县林业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王国庆介绍说,近几年,静宁县每年从山东、陕西等省调运的果苗达600万株之多,但这些苗木全部是乔化苗木,栽植后至少需要5~6年才能挂果,李晖的500亩育苗基地建成后,3年内可生产矮化中间砧优质大苗100万株,不仅能有效缓解果苗紧张的现状,而且可有效推动全县果园逐步向矮化树型转变。
俗话说,走一步,看三步。对于接下来的发展,李晖有自己的打算:建成一个年产20万吨的苹果专用生物有机肥料和复混肥料生产企业,有效保证全县果树肥料的品质;建立矮化密植与管理培训中心,向果农们推广最先进的果树栽培管理及全套的植保技术;配套一个10万吨的苹果气调冷藏库,并做好物流以及相应的终端销售。
“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我们将按照一系列流程,做好育苗、产业园建设、有机肥加工、管理培训,仓储及终端销售等各个环节,保证所产苹果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