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资讯

两会食品安全:农民代表揭秘“注水大米”

发布日期:2014-03-12 16:44 浏览:241次 收藏

   6日,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海宁市华丰村书记朱张金向记者展示两罐大米,初看差不多,揭开罐盖后,一罐能够闻到一阵酸味。对于很多人来说,注水肉并不鲜见,但是注水大米却第一次听到。“这就是注了水的大米,你们听了可能觉得惊讶,但这是大米加工业内潜规则。”朱张金说。

  朱张金还向记者展示几张生产大米的作坊照片,从照片可以清晰看到,作坊内比较杂乱,一位工人正用水壶往米里加水。记者用手分别从两个罐子里拿出一些大米,仔细分辨后发现,注水大米有一些裂痕,颜色也略有不同。


   朱张金告诉记者,当前水稻的收购价格每斤在人民币1.5元左右,加工出来的净米成本在每斤2元以上,而最便宜的净米市场上只要2元,“利润在哪里,还有包装和运输费用呢?” 市场上如此低价的大米只能注水,提高重量。“10吨大米可以注水1吨,也不能多注,否则米就开裂。”更令朱张金担忧的是,大米本身就便宜,用来注的水,往往是河水。注水大米肉眼可能不太看得出,但一检测就原形毕露了。我们知道,水稻是在年底前收割完毕的,要烘干,正常的含水量在15%左右,而我带来的大米含水量达到了20%,显然是注过水了。”朱张金肯定地说。

  据朱张金介绍,这样的注水大米主要是加工作坊生产出来的,正规的企业不会这么做。他说,这些注水大米在超市里并不多见,主要流向大型食堂,“食堂里往往都是招标,而且价格是唯一评判体系,所以加工作坊为了能够中标,拼命压价,最终把价格压到成本价以下,为了赚钱,只能加水。”

  对于注水大米的业内普遍现象,朱张金也提出建议。他表示,一是正式要规范加工作坊,提高加工门槛,或者取缔关闭这些不正规的大米加工作坊。另外,招标时不能以价格为惟一标准,也应该加入对质量的要求。

  

版权与免责声明:

➊ 本信息内容版权属绿果网(www.lvguo.net)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违者我们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➋ 凡未注明来源的内容,如需转载引用,请保留本站注明的“稿件来源“或“发布人”信息,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➌ 如本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精彩评论

发布人

cindy

湖北省襄阳市

关注聊一聊

供求产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