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产品流通链条的重新规划正在进行。日前,《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后,农产品生意人隐约看到了固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变局将现,现有的层级体系将出现扁平化发展的可能。
一位在北京从事多年农产品贸易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多家电商已开始接触京内农产品原产地直供的流通企业,希望通过配送整合的方式,实现更快、更短、更干净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同时,多位业内人士也对记者直言,农业企业与电商通过线上与线下的联姻,将使农产品流通新型方式迎来黄金发展期。
农产品流通O2O的发展机遇
《规划》提出,加快培育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大力发展快捷高效配送。积极推进 “农批对接”、“农超对接”等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降低流通费用。业内人士认为,这给了农产品流通O2O(即线上线下)的发展机遇。
北京市农产品流通协会副会长陈亚中告诉记者,大众化农产品的流通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是“起始一公里”问题,在此过程中会出现多级批发和物流等环节,要考虑怎么绕过这些环节;其次是“最后一公里”问题,这就需要有涵盖上游和下游的农业企业,这个企业已经拥有稳定的上游供货,并且建好了下游消费渠道,同时还要拥有自己的配送能力,尤其是冷链物流能力。最后,考虑加入电商的合作形态,在线上实现同一地区更大的辐射,在线下进行配送,更好地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记者在一家欲实现农产品O2O联合运营的电商经理处了解到,其战略构思是将一部分大众化农产品的配送业务切割出去,与本地农业企业实现“最后一公里”合作,电商只负责招揽客户,划分配送区域,而备货和配送都由合作企业实现。该经理表示,这一切合作的前提要建立在政府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扶持政策上稳步进行,各地方政府已纷纷出台新的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益的政策,《规划》则无疑给出了更大的利好。
有助于减少层层流通环节
就我国较为普遍的情况来看,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大多是小生产,而进入流通领域后,则面对的是大市场。小生产如何应对大市场,农民“卖难”、市民“买贵”,是长久以来的流通难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记者会上表示,他曾经跟踪过海南的青椒卖到北京的情况,在海南1斤青椒6~8角,到北京就卖到3元左右,物流成本高,中间环节的获利多。对此韩长赋明确表示,“现在也有一些电子商务提出要搞农产品物流,只要是能给农业带来好处,给农民带来好处,这个主体都会被支持。”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出现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陈亚中告诉记者,在此情况下,在农村一线收购的经纪人和商贩,到库存商和物流商,再到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都需层层加价,最终会出现“买贵、卖难”。陈亚中认为,建设以城市便民菜市场 (菜店)、生鲜超市、城乡集贸市场为主体的农产品零售市场,在培育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的基础上引入电商形态,将有助于减少层层流通环节,发展快捷高效配送,并且由于电商形态下的透明价格交易,将对农民的生产带来更直观的价格传导,进而引导生产更加按照市场规律更有序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