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资讯

黑龙江推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释放农村生产力

发布日期:2014-04-01 16:16 浏览:151次 收藏

  新华社哈尔滨3月31日电(记者管建涛、王建)黑龙江省克山县古北乡农民郭喜是当地的种粮大户,他所在的永胜村有1.87万亩耕地,他自己流转了6100亩。“除去成本,仅4600亩玉米就能赚150万元左右,此外1500亩大豆也能有一大笔收入。”

  像郭喜这样的种粮大户在克山县有很多,他们有效带动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农民把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可以收取稳定的承包费,没有经营风险,还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打工挣钱。

  与此同时,近年来可以给农民更多收益分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越来越多,用实实在在的效益吸引农民的土地规模经营,逐渐成为新的规模经营主体。据了解,克山县36个现代农机合作社规模经营的面积已达到80万亩。

  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以来,各地着力破解制约现代大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有效释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土地规模经营后,种地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克山县新兴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金贵说,合作社成立了由32个种植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户组成的机耕队,专门经营农民流转出来的土地。虽然农忙时也雇一些短工,但整体上节省了很多劳动力。

  流转出土地的农民,只有一小部分被规模经营主体雇佣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大部分成为剩余劳动力,如果不及时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都不能长久∷山县副县长杨旭东说,克山县及时成立了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服务办公室,可以集中各地用工信息反馈给农民,帮助农民再就业。目前,已累计帮助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4.8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76%。

  随着积极发展各类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黑龙江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分散的土地连片起来,把分散的作业统一起来,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科技化水平。目前,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万家左右,有效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

  土地规模经营倒逼农业技术革新。记者在基层调查发现,随着新型经营主体壮大,农业技术推广正从被动灌输向主动渴求转变,促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断进行技术革新,过去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网破、线断、人散”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推广机制渐渐得到理顺。

  对于农业技术的认识,传统种粮主体和新型经营主体认识上有很大区别。黑龙江省宝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崔天祥说,原来一家一户种地的农民,对应用现代农业科技的积极性不太高,有什么新技术也不愿意学,即便是我们推广农业技术,也大都是灌输性的,说教式的,学习和应用的效果都不好。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技术是主动渴求。”崔天祥说,无论是种粮大户,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他们本身大都具备一定的种粮经验和能力,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农业技术,非常迫切地希望通过现代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黑龙江省农科院总农业经济师矫江认为,随着科学种粮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不再单一,越来越专业化、系统化,这需要农业技术推广者更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随着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不断深入,黑龙江省正在率先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认为,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无论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还是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等,都触及中国农业、农村改革的关键性问题。

  

版权与免责声明:

➊ 本信息内容版权属绿果网(www.lvguo.net)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违者我们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➋ 凡未注明来源的内容,如需转载引用,请保留本站注明的“稿件来源“或“发布人”信息,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➌ 如本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精彩评论

发布人

xuebing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

苹果

关注聊一聊

供求产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