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农民种植10多亩高山蔬菜,一年收入可达近10万元,而她每个月收入不过两三千元。村里开会,农民不一定到得齐整,而她的农技课,总是挤满了闻讯赶来听课的村民,别人把孩子带在身边宠爱,她只能把女儿托付给妹妹带大,把思念和内疚藏在心底。
8年来,从独居深山土屋开辟试验田,无偿为农户根治蔬菜病虫害,再到把最新的蔬菜种子免费送到农民家,她被鄂西土家山寨的农民亲切地称为“富民菜医”。她是湖北省农科院农艺师朱凤娟,一个家在武汉,却坚守鄂西山区,守护在农民菜田旁的农技专家。
放弃外企高薪上山当“菜农”
立夏之后,时令蔬菜已纷纷上市,在海拔1800米的高山菜地,菜农们才开始整地播种。上周,在长阳县火烧坪乡的高山蔬菜试验站菜地里,朱凤娟和菜农们忙得热火朝天,这已是她扎根山区的第8个年头。
今年45岁的朱凤娟是武汉蔡甸人,小时候因为天灾或病虫害,一家人常吃不饱饭,她暗暗发誓将来要从事农艺工作,培育抗害保收的种子。1992年朱凤娟从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毕业,应聘到福建厦门一家外企从事育种工作,收入可观。
2005年朱凤娟回武汉休假,顺道探望同为校友的着名蔬菜专家孔庆东,闲谈中孔庆东讲到湖北的农业优势,并希望她回来发展。
当时,在我省迅猛发展起来的高山蔬菜,正面临管理粗放、土地老化等诸多问题,国内高山蔬菜专家邱正明研究员的相关研究课题,引起了朱凤娟的关注。机缘巧合之下,朱凤娟成功应聘到邱正明所在的湖北省农科院。
在海拔800米到1800米的半高山、高山可耕地,农民利用夏季自然冷凉的气候条件,生产出天然反季节的商品蔬菜,品质好价格高,朱凤娟的研究重点,就是筛选出高山专用蔬菜品种和种植模式。
当时国内对高山蔬菜的研究并不多,为获得第一手的资料,朱凤娟主动请缨到最偏远的长阳、利川高山进行试验。
独居深山一份报纸看半年
朱凤娟最早开拓的高山蔬菜试验基地,在长阳县榔坪镇文家坪村,当地海拔1600米。2006年,朱凤娟通过当地农业局租借到文家坪的一块试验田,试验田附近只有一栋废弃的老房子,土墙时常脱落灰土。房屋四周能看见的都是山岭,到最近的一户农民家也要走几里路。朱凤娟一个人就住在这样破旧的老房里。
为了进行蔬菜种植试验,朱凤娟请了附近一户农民夫妇帮忙种菜,但遇到下雨天抢收,农民夫妇得回家收自己的庄稼,她只能一个人在试验田忙里忙外。
在大山深处,对朱凤娟而言最艰难的是孤单。“没有人聊天,没有书本和电视,遇到下雨天,自己就呆在屋子里整理试验资料,好几天都可能说不了一句话。”朱凤娟说,自己实在无聊就看房间里唯一的一份报纸。
那是上山前,在武汉车站里顺手买的一份报纸,朱凤娟在山上看了半年,每次都是翻来覆去,连报纸上每个广告都没放过,在看过很多遍之后,她还把报纸叠好放进抽屉里,舍不得扔掉。
这样的日子,一守就是三年。
遇旱走10里山路挑水护苗
2009年,朱凤娟转战到利川县天上坪村进行高山蔬菜试验,住的地方是农民出门打工后留下的一栋土房子。试验田是找村民刘贤会租借的,朱凤娟除了自己种地,有时也请刘贤会夫妇帮忙。
试验田刚播种,刘贤会的妻子因临盆到医院待产,刘贤会顺手把自家的钥匙递到了朱凤娟的手中。“乡里人都很朴实,这是信得过我。”刘贤会走的第二天,朱凤娟就放下试验田里的工作,开始帮夫妇俩种田和喂猪,一个多月后夫妇俩回来,看到家里猪肥菜青,夫妻俩不停感谢。
平时请农民帮忙,朱凤娟都会支付相应的劳务费,一般的农活她就自己搞定。2009年,朱凤娟带着实习生黄祥东,在利川种菜育种。当时山上正逢干旱,试验田里的菜苗眼看就要枯死了,因菜农们自顾不暇,朱凤娟只得自己带着学生,走10几里的山路挑水上山,灌溉试验田。
“每天只省下很少一部分自己喝,连汗臭的衣服也舍不得用水洗,就挂在衣架上风干,菜苗最终保住了。”朱凤娟笑着回忆说。
电话成菜农“求医问药”专线
54岁的长阳火烧坪乡村民范自魁,几年前跟其他村民种植同样的萝卜,别人家丰收了,他的却全部烂在地里。听说乡里有个武汉来的农技专家,范自魁拿着烂萝卜找到朱凤娟求助。
为了救活农民的蔬菜,朱凤娟和学生一起把范自魁田里土壤取样,带回武汉检测,发现原来是土壤酸化,缺少有机质。在朱凤娟的指导下,范自魁为地里增加有机质肥料,第二年他地里的萝卜实现了丰收,现在他家20多亩地种菜,每年稳定收入近10万元。
在当地搞科研期间,朱凤娟调查发现,从80年代开始火烧坪蔬菜长期都是“老三样”:大白菜、包菜和萝卜,由于长期使用化肥,缺少轮作,出现土地酸化,土地缺钙让一些大白菜芯叶烂掉,还有一些蔬菜缺镁叶片变黄,加上天气忽干忽湿,大白菜也患上根肿病。
经过一段时间研究试验,2010年朱凤娟开始带领部分村民种植多样化的蔬菜品种,除了萝卜新品种,还有红菜薹、莴苣和香菜等上十种不同的高山蔬菜。
在长阳资丘镇黄柏山村,土壤墒化,养分流失严重,起初朱凤娟挨家挨户发甜玉米、莴苣、泥蒿等种子,建议大家种植,到后来她干脆租用农户的田进行示范。
“朱老师种出来的蔬菜长得好,病虫害也少,大家看在眼里,都很服她。”村民吴昌俊说,现在经常有农民拿着腐烂的叶子、根须找到朱凤娟请教,她的电话也成菜农“求医问药”的咨询专线,“有求必应,有她在,菜农种菜也有保障了”。
对话朱凤娟 “为赚钱我就不回来了”
记者:菜农的收入比你高出好几倍,心里会不会有“不平衡”?
朱凤娟:农民收入高,说明我的技术好,火烧坪青树包村村民覃春阳2008年地里萝卜形状怪异卖不出去,我指导他种植新品种,去年我们算了一笔账,用新品种后每亩地增收1000多元。这些年我在山上搞研究不是为了发财,如果是为了赚钱8年前我就不会从沿海回来了。
记者:常年在外工作,家人支持吗?
朱凤娟:女儿和母亲都非常支持我,经常在电话中对我嘘寒问暖,反而是我自己很不称职。女儿已经19岁,她上初中后就被我托付给远在厦门的妹妹照顾,她中考、高考我都远在鄂西高山,住在武汉的母亲行动不便,每年都只能见上几面,对她们我确实有亏欠。
记者:8年坚守,一般人很难做到,是什么原因让你坚持下来的?
朱凤娟:我掌握了农技知识,但种地并不在行,要搞好农技研究,只能拜师农民学艺,在试验田我的很多研究都是请农民参与完成的,这些是我在实验室得不到的。特别欣慰的是我的研究成果发挥了社会效益,让很多深山里的菜农增收了,这说明我的坚守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