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作为“菜篮子”中的重要品种,今年上半年我市蔬菜产销总体上保持平稳。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受气候与病虫害双重影响,个别品种价格波动较大,但我市蔬菜均价仍较全国低9.5%。
受天气影响较大,产量仍增长4%
今年蔬菜受气候影响较大,出现春菜生长量不足、上市时间延迟的现象。今年入春偏晚,并出现较为罕见的初夏阴雨寡照天气,这使早春大棚菜,如黄瓜、茄子等与露地蔬菜上市期出现重合,叶类菜生长缓慢,也加重了番茄、仔姜等蔬菜病虫害的发生。
尽管如此,据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市上半年蔬菜总产量依然达到854.3万吨,同比增长4.0%。
蔬菜价格有涨有跌,均价较全国低近一成
市农委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蔬菜产地价增长7.6%。其中6月份持续阴雨,使我市产地价格较去年同期高13个百分点,成为上半年地产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
从品种来看,上半年价格波动幅度最大的是西葫芦和黄瓜。其中西葫芦同比上涨53.4%;黄瓜则因天气原因,大棚种植的与露地种植的“撞车”,价格下跌22.9%,而青椒、苦瓜跌幅均超过16%。
“今年蔬菜价格的上涨,是恢复性的上涨。”市农委有关负责人说。去年上半年,我市蔬菜因供应量增加,价格较2012年同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今年全市蔬菜产地均价为每公斤2.6元,虽较上年同期高,但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5%。
三原因造成“菜价特别贵”印象,零售是产地价2.7倍
一是今年部分大宗蔬菜品种价格涨幅较大。受气候影响,小白菜、胡萝卜这两个消费量较大的蔬菜,价格涨幅分别达到52.9%、47.1%,位居今年蔬菜涨幅二、三位;今年藤菜产量下滑6.2%,价格自然水涨船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民对菜价格的总体感受。
二是今年菜价涨幅比去年高。今年上半年,我市蔬菜产地价涨幅较去年同期高2.5个百分点。尽管是恢复性增长,但纵向比较也进一步强化了市民“菜价高”的感受。
三是批发与零售价差较大。今年的数据显示,产地批发均价为每公斤2.6元,而零售均价达到每公斤7元,是产地均价的2.7倍。
我市上半年提前下达1亿元蔬菜专项资金
助推各区县蔬菜生产
今年我市提前下达1亿元资金到重点蔬菜生产区县,助推我市蔬菜产业克服困难,实现种植、产量的双增长,从而保障了上半年菜价的总体平稳。这是记者昨日从市农委了解到的。
今年上半年,阴雨天气以及随之而来的病虫害,对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蔬菜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但我市蔬菜均价仍较全国低9.5%,保持了平稳运行的态势。
市农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方面得益于政策的支持。今年上半年,总额达1亿元的市级蔬菜专项资金提前下达给了13个蔬菜重点生产区县;多数区县将蔬菜列为“特色效益农业”重点项目,加大了整合投入力度。政策的“利好”,给业主带来信心,蔬菜产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之一。今年上半年虽然天气条件不理想,但我市蔬菜种植面积仍同比增加20万亩左右。
另一方面,市政府及农业部门通过项目资金引导,大棚生产的早春蔬菜供给增加,加上芽苗菜、食用菌等工厂化生产的调剂,基本实现“春淡不淡”。
蔬菜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近年来,我市重点基地区县采用嫁接、膜下滴灌、肥水一体化等先进技术,提高了蔬菜的单产和总产量,良种与良法也使得蔬菜的品质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