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2021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相关文件,明确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新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要立足县域,以规模种养为基础,推进“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化发展,集聚现代要素和经营主体,加快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创新科技集成和联农带农机制,着力打造引领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平台载体和农业现代化的“引擎”。
现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焕鑫曾在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培训班上指出,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所在县市要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上作表率,各省要全面启动市、县级产业园建设。
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批准创建了151个全产业链发展、现代要素集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已认定87个,带动各地创建了3189个省、市、县产业园,基本形成了以园区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设格局。151个国家产业园平均产值达75亿元,其中15个超百亿元。
为推动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联盟正式成立。截至目前,全省产业园已有310家企业加入联盟,包括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6个,涵盖水产、南药、水果、畜牧、蔬菜、花卉、丝苗米、茶叶、冷链仓储等产业,除深圳以外,覆盖全省20个地级以上市。
01为什么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三产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设生产加工加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建立推进协调机制,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
现实背景
十三五全国农业规划、现代农业规划作出以下两个判断:
判断一:农业现代化已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阶段。
具体表现: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达到新水平,适度规模经营呈现新局面,产业格局呈现新变化,农民收入实现新跨越,典型探索取得新突破。
判断二:我国农业已进入发展动力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结构优化的时期。
主要表现:
1)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部分农产品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
2)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农业发展方式粗放问题日益凸显;
3)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农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日益凸显;
4)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动力转换的背景下,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的问题日益凸显。
创建意义
典型示范作用 现代农业园区是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是生态型安全食品的生产基地,是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品种的博览园,是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现代农业园区以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品种优新、高效开放为特点,代表现代和谐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工程。
现代农业的抓手 现代农业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借鉴工业园区的经营管理理念,依托园区这一载体,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推进农业产业化、多功能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在过去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加强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产业聚集的载体 发展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规模化生产是农业产业化的内在要求。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农业企业的单打独斗已不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形势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打破区域界限,突破规模优势,走农业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合作化生产的路子。园区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为发展现代农业增添了新的注脚。
商业模式
以农业为主导的贫困地区往往给当地政府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农业生产无法形成规模化运作,农产品没有品牌,打不开销路,人们缺少其他的收入来源,生活水平提升缓慢等等。这些问题困扰着当地政府与农民,如何抓住新时期的历史机遇,寻找农村发展的突破口,成为了公众共同关注的问题。
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商业模式围绕“农旅双链”来设计,以旅游开发吸引人气为起点,借助于每年上百万游客量的无形品牌宣传效应,倾力打造成功的果蔬品牌。使得旅游地变成了果品产地,农民跳出农家乐的局限,走入车间、工厂,成为品牌果蔬加工业的生力军。从而实现了旅游、现代农业两种产业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联动效应。
“农旅双链”模式的优点是两条产业链能够同时运转,但运转过程中,不同阶段各有侧重点,其效应的显现也有一个先后过程,我们称之为“两步曲”。
第一步曲:旅游加快发展阶段 由于旅游业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因此第一步首先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在该阶段要借旅游发展良势,形成人群集聚效应,加大旅游商品品牌的宣传力度,使目的地形成特色农产品的销售。
第二步曲:农业产业运营期 当旅游的发展将农产品品牌正式推入国内市场后,农旅双链就会步入第二个阶段—农业产业经营期。在这个阶段,农业产业成为农民生财的第二条主渠道,品牌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正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特色农业的发展反过来也能够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实现旅游、现代农业两种产业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联动效应。
商业运营模式的七大卖点
一卖理念:独具匠心的理念,是一个项目的灵魂。它虽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却决定了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并能够从精神上吸引一批志同道合的旅游者。
二卖品牌:品牌是心灵的烙印,通过品牌,能够提升项目地的形象,提高地块的潜在价值,形成巨大的无形资产。
三卖生态:强调的是一种生态环境,一种低碳环保、有机乐活的理念。充分发挥都市农业净化、美化、绿化环境的作用,为城市输送新鲜的空气,建立人与自然、城市与农业和谐的生态环境,使城市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卖生产:对于农业型休闲庄园,农业仍然是其长期发展的主导产业,应奠定其主导产业的基础。因此从产业化角度考虑,发展一要脱离初级农产品的发展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二要通过农产品的研发、种植、深加工、包装、储藏、物流运输、销售等一系列活动实现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庄的核心产业基础。
五卖生活:开发休闲农庄度假项目并结合休闲地产项目,让久居都市的游客在乡野田间享受一种慢节奏、自然品质的生活方式,而这正是市场的需求。
六卖项目:是卖市场升值后形成的溢价区间。这里面积很大,里面有很多具体项目,有些项目做初期开发,然后再把它卖掉,这就是卖市场升值以后的溢价空间。
七卖综合:形成多产业融合。农业产业是农业型休闲庄园的核心产业基础,但不是唯一。休闲农业项目能够整合资源,向旅游业、地产业等方向发展,实现产业融合。对旅游产业和房地产产业的开发与引入,应遵循“农业为基础,旅游创品牌,地产求收益”的原则,分期投资,逐步发展。
02 如何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
概念与特征
概念: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受益、共享发展的方式,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明确的地理界限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建设水平比较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
特征:
1)以农为本,规模化种养为基础;
2)土地、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要素集聚;
3)融合发展,“生产+加工+科技”融合,一二三产联动,拓展农业多功能,产业链、价值链提升发展;
4)边界明确,有边界无围墙,地理位置有边界,辐射和带动作用无围墙;
5)水平领先。
创建要求
申报材料要求:申报材料中产业园要有基础,创建要有新思路,创建方案需包括九个内容,即发展现状、功能定位、思路目标、创建内容、带动农民、支持政策、运行管理机制、报账措施、相关证明材料。
申报程序:产业园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向地级以上市农业局、财政局提出申请,地级以上市农业局会同级财政局筛选审核后向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申报,省农业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竞争性评审,择优报省政府同意后,推荐报农业部、财政部。农业部、财政部联合组织材料审查、实地核查和现场答辩三级审查,最后公示创建,先创后认,边创边认,不创不认,批准创建以后择优认定,认定不合格继续创建,如果合格,两年创建期,第二年授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称号。
区域布局: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贫困县、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 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申请创建。新创建的国家产业园主导产业原则上不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批准创建的国家产业园主导产业相同。地域上不与农财两部批准建设的农业产业强镇重叠。产业园应布局在县以下。
资金支持:中央财政通过奖补方式对批准创建的国家产业园予以资金支持。资金分三次安排,第一次在批准创建时安排部分奖补资金,第二次在通过中期评估后安排部分奖补资金,第三次在通过认定后安排剩余奖补资金。对认定未通过的,不再安排奖补资金并收回结余资金。
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四梁八柱”
重点介绍其中5个:目标、条件、任务、管理、联动带农。
创建目标:按照“一年有起色、两年见成效、四年成体系”的总体安排,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
创建条件:发展功能定位准确,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建设水平区域领先,绿色发展成效突出,带动农民作用显著,政策支持措施有力,组织管理健全完善。
创建任务: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区;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建设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区;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孵化区;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
管理机制:要完善管理机制,建立运营机构,优化营销环境。
联动带农:实现农产品由简单买卖向契约合作转变,土地由简单流转向股份合作转变,扶持资金由新型主体享有向农户共享转变,农村资产由权属不清、闲置分散到产权明晰、整合盘活转变。
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要严守“五不列入”的申报底线要求,即“机器人戴草帽”的不列入,一家独大、一家独办的不列入,只有生产、没有加工的不列入,产业园范围过大、过小的不列入,工作部署推进不力的不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