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产品分类
最近来访
新闻动态
10.18-10.24 北京新发地白条猪价格走势
本周前期,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低位徘徊,周后期翘尾。
10月24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14.85元/公斤,比上周同期(10月17日)的13.95元/公斤上涨6.45%;比上月同期(9月24日)的16.20元/公斤下降8.33%;比去年同期(10月24日)的20.50元/公斤下降27.56%。周环比明显上涨;月环比明显下降;年同比大幅下降。上周,价格同比下降33.57%,本周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本周,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2156.86头,比上周(19月11-17日)的2036.71头增加5.90%;比前2周(10月4-10日)的1552.14头增加38.96%;比前3周(9月27-10月3日)的1741.14头增加23.88%;比前4周(9月20-26日)的2023头增加6.62%。
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为1833头,年同比增加17.67%。上周同比增加11.77%,本周同比增幅有所放大。同比增幅放大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周环比仅仅增加了0.59%,而今年周环比则增加5.90%,今年周环比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去年,使得日均上市量同比增幅继续放大。
本周,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继续增大,比上周有比较明显的增加,同比增幅也明显放大。上市量环比大幅增加,除了低价格刺激了消费以外,市场内的商户也愿意趁着肉价较低的时候多储存一些分割肉,运抵市场的白条猪,一部分分割以后直接销售给了消费者,也有一部分流向了熟食加工厂,卖不完的分割肉就被商户储存在了冷库或者冷柜。所以,屠宰厂无论向市场运送多少白条猪,最终还是被商户全都采购一空。在这种情况下,屠宰厂也敢于向市场运送白条猪,使得近期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达到了近几年同期的最高点。
除了需求较旺以外,近期白条猪大量涌入市场,也与毛猪有集中出栏现象有关。此前积压的毛猪,包括推迟出栏的毛猪和经过“二育”以后出栏的毛猪都赶在近期出栏,毛猪供大于求的现象表现得非常明显。一些养殖场前期有较高的预期,在高预期破灭以后,也就降低了推迟出栏的耐心,加大了养殖场的销售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也有一些养殖场趁着毛猪价格低迷的时候再一次收购毛猪进行“二育”,有可能对猪价连续下降的过程起到刹车的作用,一些地方毛猪的价格有所回升。于是,又有一些机构或者名嘴放大了猪价反弹的能力,再一次提高了养殖场对后期猪价的预期。
上周我们曾经谈到:“本周后期,猪价已经有所回升,这种回升在肉价上还没有表现出来”,“随后,肉价有可能会本周回升一些,回升的幅度不会太大”。本周前期的肉价基本上保持稳定,周末的肉价确实比周前期和上周末的价格有所回升,但是周前期的价格还是比上周前期的价格有所下降,只是到了周后期价格才出现比较明显的反弹。
周前期价格较低,主要是南北方猪价反弹的力度并不同步,一些屠宰厂跑到南方地区收购白条,猪价比北方地区每公斤低了几元钱,运费高了几毛钱,长途运输进京的白条猪价格价格还是相对较低的。周后期价格反弹,主要原因是屠宰厂的出厂价有所提高,白条猪的上市量日环比略有下降,使得白条猪批发过程中的收磅价日环比大幅拉高。此波拉高,有着明显的随机性,屠宰厂在周前期处于亏损状态,到周后期,好不容易赶上上市量有所下降,拉动收磅价日环比涨幅比较明显。
这波价格上涨不具备趋势性,仅仅是随机性的反弹。此前我们曾经谈到:“在供应处于充足且略有过剩的情况下,在此前积压的毛猪还有较大的存量情况下,这种回升的可持续性是缺乏支撑力的”。还是我们此前多次提到的那样:“在‘二育’ 毛猪还没有完全被市场消化之前,在大体型毛猪还没有完全被市场消化之前,在毛猪产能还没有得到实质性压缩之前,肉价很难出现实质性的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