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绿果网     产地报价     新闻     果友圈     三农茶社

新闻动态

保定望都县:村里来了“钻”大棚的大学生

发布时间:2024-06-14 09:34   分类:农业资讯 - 西红柿

  骄阳似火,麦浪滚滚。正值夏收时节,在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高岭镇侯陀村的麦田里,3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作业。

  “夏收结束后别耽搁,紧接着就要种上夏玉米,多关注天气,浇水一定要跟上。”田边,27岁的王佳柳细心叮嘱着高优农业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晓松。

  去年6月,土生土长的望都姑娘王佳柳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为周边3个乡镇5家农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和专业技术指导。

  “好不容易去上了大学,咋还回来当‘农民’?”起初,父母怎么都想不明白。王佳柳却很坚定:“我在农村长大,学的是农业,现在还有好政策,回到家乡也能作贡献。”

  王佳柳说的好政策,是去年6月出台的《保定市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实施方案》。保定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王洋介绍,根据方案,本科生每月工资5000元、研究生每月6000元,落户、购房、租房、交通等另有补贴,同时还可享受企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支持。每名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至少要联系5家农业企业或合作社,每月至少到企业工作15天。

  去年8月,王佳柳正式上岗,从校园到田间,一开始还有点不适应。她参加培训,跟着老农技员一起下乡入田,很快和种植户们熟络了起来。

  “要不是小王,去年我这损失可就大了!”去年,望都县出现强降雨和短时大风天气,王佳柳给黄晓松帮了大忙。“当时地里积水有20多厘米,出现了地面径流。小王带着我们排涝,及时进行农业生产补救。”此后,黄晓松的农田里一有需要,王佳柳总会迅速赶到现场。“这让我心里倍感踏实。”黄晓松说。

  和黄晓松同样倍感踏实的,还有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的负责人熊永奇:“来了一个每天‘钻’大棚的大学生,没想到还真‘钻’出了一个数字化管理系统。现在我们的蔬菜都有‘身份证’,在市场上卖得越来越好!”

  每天“钻”大棚的,是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尚小凤。去年上岗后,她通过对京津市场进行调研,开始尝试建立追溯码系统:通过把所有的打药记录,连同蔬菜生产地点、生产时间、上市时间及保质期等生产信息上传至网站平台,形成追溯码,让每一件农产品来源可查,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基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帮助农户解答种植难题,指导企业建立智慧平台……丰富的理论知识正在广袤田野上开花结果。如今在保定,像王佳柳和尚小凤这样的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共有240名,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的涉农专业。

  “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提供生产技术支持、宣讲农业产业政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王洋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先后提供技术服务1756次,解决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问题528个,提出合理化建议579条。

 

莴苣 龙眼 肉牛 菠菜 生菜 杨梅苗 技术服务 葡萄苗 芹菜 白菜 核桃苗 枣树苗

绿果小秘书 版权所有 广西南宁西瓜

技术支持:绿果网  访问次数:6186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