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 2012-10-12 14:08
莫言:我不了解很多种人 但我了解农民
[align=center][attach]3969[/attach][/align][align=center]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align]
尽管作品在世界文坛的影响和声望足以让莫言骄傲,但他仍然常常怀疑自己配不配得上“作家”这个称号。有时候,他会说自己是个写小说的,他甚至不太愿意用小说家这样的字眼。“如果说我的作品在国外有一点点影响,那是因为我的小说有个性,思想的个性,人物的个性,语言的个性,这些个性使我的小说中国特色浓厚。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我不了解很多种人,但我了解农民。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莫言说。
写作改变莫言命运
“最初的写作动机很功利、很世俗,希望能靠写作改变自己的命运,吃饱饭,跳出农村。后来真正地走上了创作道路,创作的动机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初期,莫言在河北的《莲池》发表了处女作。1984年莫言考上了解放军艺术学院,《透明的红萝卜》、《爆炸》、《金发婴儿》,使他“名声大震”,《红高粱》被改编成电影,使莫言一夜成名,走向世界。
进入90年代,莫言把精力主要放在了长篇创作上。写出了《十三步》、《酒国》、《丰乳肥臀》等作品。1996年后,他又创作了《牛》、《我们的七叔》、《30年前的长跑比赛》、《野骡子》、《拇指铐》等中短篇小说。
“许多人认为只有长篇小说才能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只有长篇小说才能奠定一个作家的地位。这样的认识不能说不对,但如果把问题绝对化了就不一定对了。我认为短篇、中篇、长篇不应该是等级递进的关系,而应该是平等并列的关系。写出好的长篇可以成为大家,没写出好的长篇但写出了好的短篇照样可以成为大家,中外文学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莫言说。
莫言式幽默始终含着泪
在很多作品中,莫言讲述的故事悲苦沉重,但他的叙述笔调保持一贯的幽默,莫言说,自己的幽默是始终含着泪的幽默。种种的不如意和苦难都得承受,又不能一头撞死,幽默就产生了。幽默不是产生在悲观的心理基础上,而是产生在绝望的心理基础上,这是莫言式的幽默。
莫言认为:“自己的小说引起较多翻译家的关注和西方出版者、读者的兴趣,还是因为我的小说有个性,语言的个性使我的小说中国特色浓厚。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莫言认为,任何作家之所以走进西方读者,不是政治原因或其他原因,最终是靠文学作品的自身力量。要看作家是否写出人类普遍的境遇,是否写出了打动了所有国家、所有人的情感。 人民网(微博)(42.70,-0.35,-0.81%)
莫言获奖盘点
1987年 《红高粱家族》 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
1988年 联合文学奖
1996年 《丰乳肥臀》 第一届大家?红河文学奖
2000年 《红高粱家族》《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18名(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2001年 《红高粱系列》《今日世界文学》75年来全世界40部杰出作品
2001年 《红高粱系列》 第二届冯牧文学奖
2001年 《檀香刑》 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2001年 《酒国》法文版 法国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2003年 《檀香刑》 第一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4年 茅台杯人民文学奖
2004年 法国“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
2004年 《四十一炮》 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2005年 第三十届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
2006年 福冈亚洲文化奖
2007年 《生死疲劳》“福星惠誉杯”优秀作品奖
2008年 《生死疲劳》 第2届红楼梦奖
2011年《蛙》第八届茅盾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