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绿果消息:正值夏季中期,也当是时令水果的销售旺季。可貌似是前段时间连续的阴雨天气浇灭了水果市场本该存在的热火朝天。小编今夏也买过水果,为了解暑降温,尤其热爱西瓜。了解到之前陕西西瓜的滞销情况,上市一块多,降降降,降到最后的五六毛,甚至两三毛。劈开一块西瓜,咬下一口,又脆又甜,卖相又好,只是不知道价钱为何会那么便宜。
不仅仅是西瓜,凡是能经常吃到,耳熟能详的水果,好吧,这么说吧,今年水果市场大部分水果价格都很便宜,而且都存在卖不动的情况。
之前小编写到许多关于水果滞销的文章,经过深刻思考,分析道,水果滞销并不是一两句话,一篇文章能够说清楚的。其中原因很多,深层次的原因应该引起我们所有人的思考。
我们都能够分析出的表象原因有近期雨水过多,上市期集中推迟,天气导致运输采摘不便,投机心里,盲目种植,使得产品过剩。而相关专家给出了更为深刻的原因。
一.经济新常态的显效
如果工业、服务行业对于经济新常态的反映十分敏感的话,那么包括水果在内的农产品对其反应则要迟钝一些。说白了就是,人们都要住房子,都要结婚,都要用手机,但是人们可以不用吃水果,没有水果,人们同样可以生存,这么说是不是就简单的多。水果消费者与消费量并未增加。所以水果市场是相当不稳定的。
二.水果经济学原理的显效
这方面原因说白了就是成本问题。水果零售价低廉,拉一趟货不谈赚钱,赔钱的时间是会事先考虑的。基本客商不敢冒这个险。时令水果一般要运到很远的市场去出售,再加上劳动力的开销,使得水果商的成本大大增加。
解决办法:
一.将果品企业公司化
实现企业管两头、农民管中间,既有效规避风险,又有力对接市场,从而实现稳步良性持续发展。但目前仍然有大量散户未加入这一模式。骨干企业当然要赚钱,但总比农民承接市场风险的能力要强许多倍,而且有责任感和道德良知的企业家有义务多担当一些,不能因为微利或无利可图,就拒绝收购果农的水果,陕西只有骨干企业拥有可供储存的多个冷库。针对一些果农销售不畅的水果,如果骨干企业及时伸出援手,问题也不难解决。如无法自身消化,也可以腾出冷库,代为果农储一下水果。退一步讲,如果骨干企业赔本收购,政府可以考虑适当补贴。在销售无望的时候,企业出面收购,总比烂掉倒掉强许多。权宜之计,大可不必舍弃。企业长期受惠于广大果农,在果农有难的时候,企业不能袖手旁观。
二.果农应从信息渠道去下手
果农应多关注市场信息,农业政策,杜绝与市场脱节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盲目种植导致产品过剩的情况。跟将水果发展产业链,例如水果加工品,农家乐,水果周边等等,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水果滞销问题必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