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村建设需要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的支持, 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政府重视程度不足、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薄弱、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此, 我们应从提高政府重视程度、推动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息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等方面着手, 将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紧密结合。
2012年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短期保增长与长期调结构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为使我国经济发展从依靠投资拉动、货币超发向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转变, 政府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此后, 国家相继确定了一批智慧城市技术和标准试点城市,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
一、智慧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何以必要
建设智慧农村离不开对“三农”特点的研究, 只有把握了农业的区域性、鲜活性, 农村的分散性、基础薄弱性, 农民知识能力相对不足和市场敏感性较差等特点, 才能更好的从生产和流通两个环节实现农产品物流供应的智能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 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作为智慧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 在智慧农村建设背景下正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
(一) 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开展智慧农村建设, 农业生产、农村管理、农民生活的信息化是基础, 而农产品物流供应的智能化又居于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农村既是农民的生产载体, 同时也是生活载体。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是促进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改革的重要基础。
具体来说,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农产品物流供应的智能化可以有效实现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另一方面, 随着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电商的发展, 可以有效实现农产品的订单式生产, 使消费者深度参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其次, 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起来的互联网使城乡居民居享有更加平等的教育、成长机会, 也使国家财政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方面的资金更加均衡。
(二) 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有助于变革农村地区治理结构
首先, 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是建设农村开放社区的重要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农村地区生产的智能化是生活智能化的基础。农村地区物流供应智能化带动了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而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发展为建设农村开放社区, 使农民与市民在互联网时代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提供了基本的硬件保障。
其次, 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互联网的发展, 可以使农村居民更加自由、高效的接触外部世界, 为其开拓眼界、提高素质提供了条件;农村文明与城市文明及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价值观碰撞、融合, 有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二、智慧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 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 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政府重视程度不足、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薄弱、行业发展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2],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进程, 也对智慧农村建设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一) 政府重视程度不足, 认识尚处于萌芽阶段
政府对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重视程度不足。我国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过程中, 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尤其是在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初期, 投入大、见效慢且存在较大风险, 更需要政府对行业发展给予足够重视, 加大支持、引导力度。我国基层政府对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重视程度不足,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首先, 基层政府领导对农村地区互联网、信息化发展的意识不足, 对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由于受当前国家唯GDP数据的考核机制影响:城市在考核中占比较大, 大部分基层政府将施政重点放在城市, 农村始终处于被漠视的地位。另一方面智慧农村和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在我国尚属于新兴事物, 各级政府对其理论内涵、实施重点、发展方向等尚处于摸索阶段, 对于在农村大规模推广还存在畏难情绪。其次, 智慧城市和智慧农村同步发展的背景下, 各级政府对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明显不足。同时受制于我国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度, 农产品生产、流通行业抵押物缺乏, 融资渠道单一, 市场主体对参与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的积极性不高。
农村居民对智慧农村建设的认识尚处于萌芽阶段。农民始终是农村的主人。因此, 农产品物流供应的智能化发展需要靠政府的主导, 更需要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但目前由于农村居民对智慧农村建设和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的认识尚处于萌芽阶段, 极大阻碍了农产品物流供应的智能化发展, 究其原因,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 当前理论界对智慧农村建设和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的理论内涵、实施重点、发展方向等研究不足, 缺少操作性强的理论成果, 且基层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相关理论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大部分农村居民对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知之甚少。其次, 智慧农村建设和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尚处于起步阶段, 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之间尚未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导致大部分农村居民对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缺乏参与的积极性。
(二) 信息化基础薄弱, 共享机制建设滞后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薄弱, 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水平较低。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信息化水平, 是促进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 主要原因在于:首先, 在2000年至2010年的世界联网发展的黄金十年,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对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需求相对不足, 国家对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截止2017年底, 我国农村地区光纤网络尚未实现村村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物流供应行业的智能化发展进程。
其次, 由于互联网在农村地区发展初期与农业生产关联不大, 主要以上网娱乐为主, 大部分农村居民面对巨大生活压力, 无暇顾及相关互联网技术的学习, 导致我国大部分农村居民的信息技术意识和能力相对不足。加之我国多数农村地区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技术学习培训机制, 导致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在农村的发展困难重重。
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组织经营分散, 缺乏信息与收益共享机制。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我国农村地区开始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当时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促进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 一家一户分散的农业生产模式对我国农产品物流供应的智能化发展构成了巨大的阻碍, 具体来说,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当前我国农村的农业生产仍以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为主, 主体众多, 导致农业生产、流通协调难度大, 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不利于信息化推广[3]。其次, 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缺乏信息与收益共享机制。当前, 国家和社会对农产品电商关注度较高, 但对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农业、农村、农民在农产品电商发展过程中获益较少, 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环节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进程缓慢。
(三) 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政府监管有效性不足
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是农业生产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结果, 需要大量既懂农业生产又懂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当前我国农村地区该类人才储备不足, 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主要原因在于:首先, 智慧城市、智慧农村、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在我国均属于新兴产业, 复合型产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同时, 受制于农村的教育培训条件限制, 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行业对发展所需人才的内部培养能力较弱, 人才匮乏现象尤为突出。其次, 由于我国城乡之间收入存在较大差距, 优秀人才向城市流动, 农村地区吸引人才困难, 智慧农村建设和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缺少优秀人才支撑。
政府对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智能化监管缺乏有效性。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有效监管, 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也不例外。但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点多面广, 单纯靠基层政府自身的力量, 难以实现对农产品物流供应的监管全覆盖。例如对于绿色蔬菜智能化生产, 当前要求符合一定农药残留标准的才可以使用绿色蔬菜特殊标识, 但当前政府只能对绿色蔬菜实行抽检, 无法实现全面检查。其次, 对于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缺少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规程。监管部门对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缺少统一的评判标准。例如, 对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具体标准和技术规程目前尚无全国统一的公认标准。
三、智慧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策略
如前所述, 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政府支持、引导力度不足、农村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 我们只有从发挥政府对促进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过程的主导作用, 激发农村居民对行业发展的积极性入手, 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农民之间的信息及利益共享机制, 才能促进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 政府给予足够重视, 激发农民互联网意识
基层政府要对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给予足够重视。当前, 基层政府在促进智慧农村建设及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由于部分基层政府对促进农产品物流供应的智能化发展重视程度不足,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的发展。因此基层政府在促进农产品物流供应的智能化发展方面应做到以下两点:首先, 要在思想上对农产品物流供应的智能化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 要把智慧城市和智慧农村的建设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尤其是对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更要放在众多工作的突出位置。其次, 基层政府要切实加大对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的经济投入。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财政预算支持力度, 另一方面要多渠道拓宽融资渠道,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农村建设。使智慧农村建设和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逐步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过度。
增强农村居民的互联网意识。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 传统信息传播途径不畅, 多数农村居民对智慧农村与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的理论、意义等都知之甚少。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从以下两方面对农村居民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首先, 科学规划、多方试点,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逐步完善智慧农村发展理论。提高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的可操作性, 从实践中总结出一条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的道路, 并向农民进行宣传。其次, 要注重将智慧农村建设、农产品物流供应的智能化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结合起来, 提高农民对智慧农村建设意义的感性认识, 提升农民参与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的积极性。
(二) 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 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不断加大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提高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首先, 基层政府应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不断加大对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为智慧农村发展奠定基础。建设过程中可以尝试引入社会资本, 通过采取建设—运营—移交的BOT模式或其他方式, 缓解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其次, 多渠道引进和培养师资, 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促进智慧农村建设和农产品物流供应的智能化发展, 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信息技术水平是基础。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尝试通过农民夜校等方式, 多渠道引进和培养师资, 持续加强对农村居民的信息技术培训, 为农产品物流供应的智能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努力建立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首先, 从农产品生产环节来讲, 要推进落实国家提出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 为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奠定基础。同时, 可以尝试采取由政府引导、农民自发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 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民个体组织起来。由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农户进行统一协调, 促进农业生产的智能化, 逐步实现规模效应和利益共享。其次,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推动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可以尝试从电商企业农产品电商销售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 建立农产品电商基金, 定向用于支持农产品生产环节的信息化建设, 让农民从农产品电商中获取更多利益, 推动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进程。
(三) 多方面吸引人才, 强化监管力度
推动农产品物流供应的智能化发展必须多方面引进和培养人才。首先, 要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基层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 要让有志于投身智慧农村建设的大学生知道,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 大有作为。鼓励有志于农村建设的大学生通过大学生村官等形式主动投身智慧农村建设。同时, 要为老家在农村的大学生返乡创业创造条件, 在政策、技术、税收方面对他们给予一定的帮扶。其次, 要建立农村自己的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 利用农民夜校等形式, 采用“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相结合的方式, 加强对青年农民群体的信息技术培训, 拓宽人才基础, 提高农民群体信息化水平。
强化对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的监督。农产品物流供应的智能化发展是需要一个长期和艰苦的过程,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 强化对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过程的显得尤为必要。首先,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完善与农产品物流供应智能化发展有关的标准和技术规程, 加快专业冷链物流建设等相关规程的制定进程。同时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督检查队伍, 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其次, 可以尝试利用智能手机客户端对违反相关农产品物流供应标准的行为进行有奖举报, 不断拓展监管范围。
总之, 智慧农村建设与农产品物流供应的智能化发展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因此, 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遭遇挫折。但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只要沿着智能化发展的方向一直走下去, 对我国的智慧农村建设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来源:农业经济2018年09期
作者:陈爽 樊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