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资讯

中国“菜王”引爆了“菜篮子革命”,他到底都干了啥?

发布日期:2018-11-30 08:19 浏览:2153次 收藏

山东省寿光市农民王乐义被誉为中国“菜王”,源于他数十年来,发明和推广“冬暖式蔬菜大棚”方面的卓越贡献——这种大棚影响了中国北方乃至全国百姓家庭的“菜篮子”。


在山东省寿光市的三元朱村,大型挖掘机正在轰鸣作业,一座投资60多万元的新一代高标准蔬菜大棚正在兴建,村支书王乐义一有空就到工地看施工进度。


“这个大棚能开进机器去,智能化水平更高。”王乐义身板硬朗,皮肤黝黑,嗓音洪亮,他显然对新大棚很有期待。

image.png

“蔬菜革命”源起鲁中乡村


1978年9月,刚刚做过直肠癌手术的王乐义当选为三元朱村的党支部书记。两个多月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已干了40年村支书的王乐义可谓“见证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全过程”。

image.png

三元朱村在改革开放后,王乐义带领村干部向专家请教后,制定了栽种林果的拔“穷根”计划:“东岭苹果西岭桃,南岭山楂带葡萄”。三年后,低产埠岭都绿了,村民们赚到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桶金”。


政策的鼓励让王乐义和他的乡亲们放开了手脚,他们将目光瞄向了大棚蔬菜的种植。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蔬菜匮乏,百姓的“菜篮子”里装的是传统的冬储白菜、萝卜。


“发展规模化的大棚蔬菜种植,可以给冬季北方的百姓提供丰富的菜品,还可以让村民快速致富。”王乐义说。


寿光市历来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出现了盖塑料薄膜的蔬菜大棚——一种需要“烧煤加温”的大棚。“那种棚子低矮、窄小,只能种些叶菜,最关键的是浪费能源,一个大棚冬天要烧5吨多煤。”王乐义说。


在村委会的后边,至今还保留一座当年“烧炉子”的大棚作为历史的印记。


为推动大棚蔬菜规模化种植,王乐义从1988年开始,带着村干部到辽宁、北京、河北等地学习求教,同时根据本村的自然条件反复试验,不仅熟练掌握了大棚技术,而且对大棚进行了大胆改革,终于发明出不需加温的冬暖式蔬菜大棚。


建大棚投资大,多数村里人开始不相信仅靠日光就能种植的大棚。王乐义和16位村民冒着风险带头建起17个示范棚。几个月后,黄瓜大棚获得成功,第一批越冬黄瓜上市了,各地菜商赶来高价抢购,三元朱村出了首批万元户。


第二年没用动员,全村一下子上了180多个大棚。王乐义的“冬暖式蔬菜大棚”由此横空出世,带动了中国的一场“菜篮子革命”。

image.png

▲第一代冬暖式大棚


“寿光大棚”辐射大半中国


依靠冬暖式蔬菜大棚,三元朱村村民赚了个盆满钵满,邻村邻乡的农民纷纷前来观摩学习。穷怕了的一些三元朱村村民有顾虑:“咱的技术传播出去,自己就没优势了。”


“一个村富了不算富,全国的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才是咱的追求。”在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点上,王乐义态度坚定。第二年起,王乐义担任了寿光市冬暖式大棚推广小组技术总指挥。


一年下来,王乐义跑了4万多公里。县里配的吉普车成了王乐义的“家”:困了,车上打个盹就算睡觉了;饿了,随便吃点就是一顿饭。


这一年寿光建起了5130个大棚,每个大棚户平均收入1.5万元。仅种大棚这一项,全县就增收6000多万元。


30多年来,除了在家门口免费办起各类种植培训班,王乐义还主动向全国各地农民群众传授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他先后到过20多个省份,促进了冬暖式大棚在全国的普及推广。


王乐义先后10多次远赴新疆,让大棚技术在天山南北落地生根,结束了那里每年8个月吃外地菜的历史。在陕西延安,他发着高烧为1000多人连续讲课4个半小时,无偿帮助当地发展起数万亩大棚蔬菜。

247807_h7dAI5.png

“科技大棚”推动乡村振兴


躺在家里沙发上,动动手机就可以让蔬菜大棚自动灌浇水、通风、补光控温……“第五代大棚里,把开关打到自动模式,就可以回家用手机控制。”三元朱村村民王同利说。


进入新世纪以来,三元朱村的蔬菜生产悄然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种植面积共计850亩,并创办了“乐义”蔬菜的品牌。


在蔬菜安全上,王乐义坚持高标准、做表率。“我们村使用的是出口日本的绿色蔬菜农残指标”,村干部王岩涛说。如若发现不合格的蔬菜样本,该户种植的蔬菜将全部销毁,两年内禁止生产蔬菜。


这背后,是深刻的生产组织变革。王乐义主张村两委领办合作社,统筹127户农民的850亩土地,突出规模化生产优势,探索出一种紧密的组织框架。蔬菜种子、肥料、农机等,都要严格实行合作社的标准。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寿光蔬菜产量大了,王乐义就带着大棚里的蔬菜去香港、俄罗斯等一些地方寻找商机。


没想到,一开始却碰壁了。


“到俄罗斯见到客商,切开西红柿,汁流了出来,客商就说不行不行。”王乐义一时没搞懂,没汁还叫西红柿吗?


王乐义后来明白了,不同地方的人食用蔬菜方法也不一样,有的地方把黄瓜当水果吃,西红柿切片拌色拉,都以生吃为主。吃法不同,对蔬菜的品质要求自然也就不同。


找到症结的王乐义把全世界著名的种子公司请到寿光。很快,无刺黄瓜、果肉型西红柿等品种就生产出来了。


如今,三元朱村的大棚种植着世界各地的优良品种,使用世界各地的先进技术,土壤温度、空气湿度、土壤PH值等参数,悉数显示在检测屏幕并实时传送到手机上,通过手机进行实时调控,“乐义”牌蔬菜也远销俄罗斯、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40年来,王乐义带领的三元朱村,已经从集体积累仅2000多元的穷窝子变成了小康村。乐义实验小学、幼儿园、敬老院、阅览室、各类超市和健身娱乐场所相继建起。村里道路整洁,绿树成荫,家家户户免费喝上了纯净水。


由于在推动农村发展方面的杰出成就,王乐义先后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和中国改革功勋奖章。他还是中共十五大至十九大的代表。


寿光是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农学巨著《齐民要术》的“农圣”贾思勰的故里。眼下,王乐义有一件重要事情正在办:建一个农耕文化馆。

“寿光在全国农业领域地位显著,三元朱村又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我们要趟出乡村振兴路,更要留住中国优秀的农耕文化。”王乐义说。

  

版权与免责声明:

➊ 本信息内容版权属绿果网(www.lvguo.net)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违者我们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➋ 凡未注明来源的内容,如需转载引用,请保留本站注明的“稿件来源“或“发布人”信息,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➌ 如本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精彩评论 (3条)

发布人

果小缘

广东省

绿果网

关注聊一聊

供求产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