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源挺紧俏 批发环节外地菜是主角
昨天下午,在济宁市蔬菜批发市场,批发大户许先生还在忙活着。当天,刚从河北拉来的一车包菜,眼看就要扫尾了,可西红柿还有一些。
“一车包菜20吨,每斤批发价1元多钱,量还可以,一天能走一车。但是跟往年比起来,利润不行,甚至都要赔钱。”许先生说,现在这个季节,像包菜、土豆、西红柿等市民餐桌上常用的蔬菜,都是从外地进来的。
以包菜为例,从源头进货,由经纪人联系货源,每斤的进价为0.85元;再加上人工、运费等成本,每斤的成本还要加上0.4元钱;可是批发的话,每斤加0.1元的利润都难。跟往年相比,价格高了两成多,很多时候都要赔钱卖,要是积压在手里更麻烦。
而蔬菜批发商诸葛先生也有这样的感受,一车茄子卖两天的话,估计就得赔钱了。今年的蔬菜价格普遍都涨了,数菠菜涨得最厉害,而大白菜、西红柿、黄瓜、芹菜等蔬菜的价格都较一个月和去年上涨不少。
“刚入秋,本地菜供应量不算多,能占市场的三成左右,七成都是来自外地,近期的蔬菜价格整体呈上涨趋势。”济宁市蔬菜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吴经理说,像很多鲜菜,都是从河北、内蒙古、广西等地进来的,但是受气候影响,这些地方跟往年的产量相比,都有所减少,也导致了今年的价格较往年高出一些。
本来就不多 本地菜还要往外销
在任城区接庄街道的蔬菜产地,菜农顾女士正忙着收拾生菜。“像菠菜等品种,一茬根本长不高,大家也都不敢种。这里种植的叶类菜以生菜、油麦菜、奶油菜及苦菊为主。”
顾女士说,他们村里,蔬菜种植面积约1400多亩地,一年能种个四五茬,主要以叶类菜为主。最近的市场价格跌跌涨涨,但整体不愁销路,很多外地的批发商都开着车到地里收菜。
“跟往年比,今年外销的量增加了不少,本地也有销售,但毕竟不是餐桌上的主流菜,销量一般。”接庄街道大郝村的孙女士雇了两辆电动三轮车,往蔬菜批发市场供货。“北京客户订的货,要奶油菜和生菜,每样给他拉了千把斤。”孙女士说。
孙女士介绍,现在入秋了,眼看这轮菜再卖上几天就没了。而今年,外地很多地方受气候影响,地里要么减产,要么绝产,很多外地客商都跑到济宁来拉菜,外调的数量也不少。
大郝村一位多年种植蔬菜的菜农告诉记者,现在的价格较去年算是高的,可是价格不稳定,像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让菜农承担着不小的风险。“像其他季节,菜农也种植青椒、芸豆、黄瓜等品种,可这个季节,仅有三四种少数的叶类菜,在本地的销售算是一般,幸亏外地需要的量比较大,才保住了菜农这一季的收入。”这位菜农说。
普涨两成多 降雨减产等是主因
国家统计局济宁调查队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济宁的鲜菜价格较去年同期约上涨了25%左右,整体在较高位运行。
根据统计数据,近期,菠菜、大白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品种均有所上涨。其中,白菜环比上涨18%,芹菜环比上涨17%,西红柿环比上涨47%。
“从7月份的统计分析看,鲜菜价格一直呈上涨趋势。”国家统计局济宁调查队价格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全国大范围的降雨,对本地和外地蔬菜的生产和运输造成很大影响,本地供应品种单一,菠菜、芹菜、西红柿价格较上月翻倍,其他蔬菜价格涨幅明显。
“目前,蔬菜价格的确出现了上涨,属于正常现象。”济宁市农委市场与经济信息科马科长向记者介绍,菜的生长期一般是3个月,从7月底到9月初这段时间是蔬菜的成长的空档期,多种菜品可以说是青黄不接,而现在是换季期间,所以蔬菜价格出现了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