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海葵”都走了十几天了,蔬菜价格比“海葵”来时那两天更贵。
在邹区租地种菜的小袁是商贩们公认的种田大户,不过,和他同在清潭菜市场摆摊的经营户姜师傅说,“他已经七八天没出摊了。”没出摊的原因,是田里已经没菜可卖,夏菜已经下架,秋菜还没长出来,就遇到了这场大风大雨,一部分被雨水淹掉的菜还需要补种。姜师傅自己家的菜也没几个品种,一小袋约摸10斤丝瓜、两大捆南瓜藤,是他摊位上数量最多品种了。整个市场上,固定摊位的丝瓜的价格已经普涨到6元一斤,只有一两个临时摊位价格实惠点,5块一斤。
不过,姜师傅说,菜价高跟台风虽然有一定关系,但不完全是因为台风,今年高温天气多是个重要原因,从7月底到现在的菜价都很贵,高温天不利于蔬菜生长。“鸡毛菜为什么卖到8块钱一斤?就是因为青菜类叶菜天热时特别难种出来,又容易招虫子,大雨一来还容易被淋烂掉。”
批发市场的菜价也上涨明显,不过,一些生财有道的小贩,也是价格的推手:有的小贩从蔬菜客菜区批发了菜,拿到地产区去做“二传手”,这样一来,还没出市场,菜价已经被这部分人抬高,再到市区零售价就更贵了。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菜,比如茭白,批发市场一般批2块5到3块5一斤,但市区农贸市场全都要8块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