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政府多年来的政策扶持,积极推广规模化、标准化耕作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我省露地蔬菜生产经营呈现少有的好年景。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我省共种植45万亩露地蔬菜,平均亩产值可达3000元以上,较去年高出12%左右。湟中县种植的西兰花、紫甘蓝、豆苗全部实现外销;乐都县5万亩大蒜平均亩产值达7000元,90%产量实现外销;循化县2.5万亩线辣椒平均收购价在4元1公斤左右,亩产值可达7500元,大通县朔北乡种植的无公害露天蔬菜目前销售量2250吨,收益达112万元。
初秋时节,在东部农业区采访时看到:在大片大片的农田里,到处是一派秋收景象。湟中县鲁沙尔镇几千亩露天蔬菜已采摘近半,田间地头停放着来自省内外收购蔬菜的车辆。大通县朔北乡下吉哇村农民李国梁高兴地说,今年他种的新品种胡萝卜长得特别好,和以前的品种比起来,一根可顶以前的两根长,而且废品少,亩产高,一亩地可以收1万元左右。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独特冷凉气候,使该省的露天蔬菜以病虫害少,品质优而具有自身的优势。过去,由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使露天蔬菜的生产经营存在着小、散、乱、杂的状况,形不成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为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和推广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在规模化种植中,积极扶持联保户,在已认定的无公害产区,对地块相邻的菜农每10户为一小组,实行10户联保,100亩以上种植一个品种,互相监督,诚信种植。同时,结合“一村一品”建设,以“标准园”建设为切入点,实施资金和生产资料补贴,一方面保证蔬菜品质,另一方面形成一定的规模。
在露地蔬菜的耕作中,科技成为强大的驱动力。今年以来,青海省有关部门安排了450万元用于主要蔬菜良种补贴和技术推广,示范推广了大蒜8万亩,胡萝卜6万亩,白菜5万亩,辣椒4万亩,大葱3.9万亩。通过名地积极引进蔬菜新品种,农技人员强化技术指导,积极推广地膜覆盖,合理密植。适期播种,配方施肥,加强肥水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丰产栽培技术,使露地蔬菜的标准化耕作上了一个台阶,有效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大通县创新蔬菜种植技术,改进播种机械,胡萝卜种植每亩降低成本2000元左右,引进的法国胡萝卜每亩单产达到6000公斤,外销收购价达1.0元/斤,初步实现了由品种向品牌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