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花菜采摘上市之际,崇明的菜农却是一肚子苦恼,菜贱伤农又发生了。记者昨天从当地主管部门及农村合作社获悉,由于早春气温上升过快,地里的花菜集中上市,从上周开始,崇明花菜就出现销售难,最低收购价仅0.1元/斤。尽管随着气温回落,这两天收购价回升到0.2元/斤、0.3元/斤,但依旧低于成本价。“上海发布”号召市民“下班后买点花菜”,帮一帮崇明农民。
当地收购价最低仅0.1元/斤
崇明栽种花菜已有20多年历史,当地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已经发展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花菜生产和供应基地,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然而,这一拳头产品却在今年春天遭遇“滑铁卢”,给菜农们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崇明健绿花菜合作社是崇明县中兴镇最大的花菜种植户之一,其负责人高飞昨天告诉记者,这两天合作社种植的花菜都以0.2元/斤的价格销售,品质差一点的则只卖0.1元/斤、0.15元/斤。 “我们种了十几年花菜,从来没有遇到过今年这么低的价格。”健绿合作社去年10月种植3000多亩花菜,每亩可以采收3000斤,然而如今的大丰收却给他们带来烦恼。“一天有几十万斤的花菜要卖,价格却低得离谱。 ”高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棵花菜的秧苗成本0.2元/斤,加上农药、化肥、及人工成本等,一斤花菜至少要卖到近0.4元/斤才能保本。
崇明农委蔬菜科科长沙琴表示,去年11月到今年1月底,收购价都很不错,最高时候还卖到过1.8元/斤,平均收购价也在1元到1.4元之间。但从春节后开始,价格就出现明显下跌。
目前正上市的是花菜里的晚熟品种,在上周气温最高达近30℃时,价格也跌到谷底,最低收购价仅为0.1元/斤。随着这两天气温有所下降,收购价也小幅回升,目前当地收购价约为0.2元/斤、0.3元/斤,部分品相、质量较好的花菜也能卖到0.4元/斤,但平均收购价只有0.25元/斤,农民依旧是亏本卖菜。
早春升温过快导致集中上市
往年至少0.5元/斤、0.6元/斤的崇明花菜为何突然身价大跌?菜农们说,突然升高的气温是“元凶”。
“今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上周田间温度还飙升到27℃,花菜都提前长出来了。 ”高飞告诉记者,只要气温达到10℃,花菜就进入正常生长期,今年早春升温过快、过高,让田里的花菜拼命地长。 “20℃的时候,一棵花菜一晚上就能长半斤、三两,这样的速度怎么来得及卖? ”沙琴甚至告诉记者,上周最热的时候,只要站在田埂边,就能听到花菜长大的声音,“和西瓜爆开一样,噼噼啪啪的”。
崇明花菜的种植面积高达10万亩,今年产量也高于前两年。记者从崇明农委了解到,尽管今年的种植面积与往年基本持平,但由于年景不错再加上生产技术提高,今年产量有3%到4%增长,更涵盖了70天、80天、100天、120天、160天、180天、240天熟等多个品种。从去年9月播种下去,11月后开始上市,一直要卖到今年4月底才能销清。如今滞销的晚熟品种则占总产量的20%到30%。
崇明花菜销售八成靠北方
尽管崇明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花菜生产基地,但上海本地的消费量一直不太高。 80%的崇明花菜都销往北方,随着当地气温迅速上升,地产花菜抢走了市场。
“上海人很少吃花菜,这两天我们全部往北方发货。 ”高飞说,按往年的销售习惯,菜农们大多在春节前销售掉1/3的花菜,重头戏还是在年后。但今年早春全国各地都在升温,北方温度一高,当地蔬菜就都上市了。 “对于南方菜来说,最好的情况是我们这里气温升高,蔬菜顺利生长,北方则大雪纷飞,这样运过去的蔬菜不但好卖,价格也高。但今年南北一块儿热,从上海运菜过去就不合算了。 ”事实上,从上海运往山东,每斤花菜的成本就得多上0.1元,运到辽宁就要多出0.15元到0.2元一斤。
记者还在崇明农业网站上看到,崇明花菜被称“出口到了日本、韩国、新加坡、新西兰、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和地区”,但当地合作社表示,出口量极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上海浦南批发市场负责人侯余欣透露,花菜不是本地蔬菜的主打品种,部分消费者吃不惯,但它的种植量却不少,和卷心菜、大白菜一起成为滞销的“高危品种”。
调查:菜场卖2元/斤,差价流入中间环节
田头的花菜如今只卖0.2元/斤、0.3元/斤,但记者昨天走访申城市场后发现,菜场里的花菜从1.5元到2元之间不等,超市甚至卖到5.4元。其中高额的差价去了哪里?
在凯旋路上的一家标准化菜场里,各类绿叶蔬菜摆满多个摊位,几乎每个摊位都把花菜放在了不起眼处,每斤售价2元。听说其田头价最低卖到0.1元/斤,菜贩老刘几乎不敢相信。“我们批发价比这高多了,1块钱出头一斤,别说1角了,5角一斤的花菜都没见过。 ”他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都去华漕批发市场进货,但由于花菜销路一般,自己也就经营一个小小的摊位,一次最多进10斤,就怕批发多了会卖不掉。
“几毛钱一斤的价格肯定都是大批发商才拿得到,卡车一车一车拉走的。像江桥批发市场那样规模的有可能,但我们这么小的量,去那里拿不到。 ”老刘告诉记者,常去的华漕批发市场已经是“三批”,价格自然要高一些,但好在可以挑选。 “我们先要选大小均匀的花菜回来,品相好了才卖得好。拿回来以后,还得削叶去根,再除去来回的油钱、人工和摊位租费,还有卖不光扔掉的损耗,当然要卖到2元/斤才不亏本。”而在长宁路上的一家超市里,记者在生鲜柜台前看到了堪称“天价”的花菜。在这里,有机花菜每斤售价19元,优质大白花10元一斤,即使是普通的白花菜也要5.4元一斤,是崇明当地平均收购价的27倍。
“从田头卖到批发市场,价格至少翻一番;从批发市场卖到小菜场,价格再翻一番。 ”侯余欣告诉记者,在浦南批发市场里,品质最好的崇明花菜批发价0.75元/斤,一般的则在0.5元到0.6元之间。而在运输费、人工费、损耗率、利润等多种因素之下,几乎所有的蔬菜都符合甚至超过“翻一番”的规律,造成了农民贱价卖菜,市民贵价买菜的怪象。
对策:崇明农委将引导农民种植特色品种
“花菜大量上市,崇明菜农卖菜难,下班后有空买点如何?”昨天上午,“上海发布”转发“上海崇明”的微博,呼吁市民在丰收“大年”帮帮农民。网友们纷纷留言表示将支持本地菜农,近期多买花菜,但对于再一次的蔬菜滞销,也提出了不少建议。
“花菜上市,卖花菜难;桔子熟了,卖桔子难。上海本地市场这么大,政府是不是应该多考虑农民为何卖得难的问题?”“农业种植结构要调整了,现在大家都喜欢吃松松散散的有机花菜,老品种的花菜确实买的人少。”“附近的菜场里花菜卖到2、3元一斤,农民却只能收到2毛一斤,我们买了花菜后,钱被谁赚走了? ”
不少网友指出,卖菜难并非第一次发生,但总靠发动市民采购不是正途。事实上,早在2011年年底,本市就曾经遭遇卷心菜、花菜大面积滞销,部分菜农甚至不再亏本收割,直接翻耕在田里。与此同时,零售市场里的花菜却始终维持在2元乃至于10元一斤的“天价”,光靠市民帮忙购买,却依旧帮不到农民兄弟。
“我们正在帮助农民拓展销售渠道,做好营销服务。”沙琴说,目前岛上的几家大型配送企业已加大采购力度,帮助农民消化,收购价也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而随着气温走低,花菜的生长速度有所放缓,价格也开始回升。今后崇明农委将指导农民调整品种结构,种植更多的特色品种。
“农业靠天吃饭,但我们可以通过结构调整来增强抗风险能力。”沙琴表示,岛上的花菜有不同生长周期的多个品种,如果农民在种植过程中进行搭配,那么既有能在春节前卖出满意价格的早熟品种,也有部分跌价的晚熟品种,算总账时就不至于严重亏本。同时加强信息服务,通过绿联会定时发布供求信息到蔬菜生产基地,供农民参考。
在采访中,有合作社提出希望能有花菜的深加工产业,在此时大量采购,生产花菜干,避免菜贱伤农。对此,沙琴透露,岛上已有一家农产品深加工厂,根据市场订单,生产花菜、草莓、苹果、桔子等蔬果的冻干产品,去年就曾生产销售过一批花菜冻干。但在如今的大丰收之际,依旧难以跟上几万亩花菜的出产速度。